【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书写新时代 我们在路上

——百名记者蹲点调研述评

2019年06月10日 10:13   来源:新疆日报

  书写新时代 我们在路上

  ——百名记者蹲点调研述评

  许庆光

  脚沾泥土,更感花香;人在路上,心潮涌动。

  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自4月11日起,新疆日报开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栏目,至6月3日,围绕精准扶贫、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主题,在要闻版突出位置,共刊发通讯、评论、记者手记等近百篇,编发漫画、照片100多幅,推出短视频50余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壮丽征程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奋斗中,镌刻着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砥砺前行的历史足迹。

  宏大主题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如何呈现?唯有深入基层。

  新疆日报选派的10支全媒体小分队近百名记者沉到基层一线,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我们在潺潺的和布克河畔,见证各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在可可托海小镇,仰望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倾听“无名的小草”讲述三代奋斗者的感人故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亚尔买里村,感受各族群众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冲天干劲;在红旗飘扬的库木奇吾斯塘村,记录下“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责任与担当、志气与梦想;在新疆中泰集团车间,触摸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脉动……

  一沙一世界,滴水汇江川。从天山南北的一草一木中,从各族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风风雨雨、翻过的崇山峻岭、越过的大江大河。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张张生动的面容,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行走中汇聚在我们的笔尖和镜头里……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挖掘带着泥土芳香故事的过程,也是践行“四力”的过程。奔赴天山南北的小分队,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时势,用头脑萃取精华,用手中之笔记录时代。当我们捧起那一本本厚重的脱贫笔记,仿佛在耳边响起幸福来敲门的声音;当我们在田垄间同群众畅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话语在脑中深深扎根……正是因为到现场、在现场,亲眼见行动、亲耳听讲述、亲身受感动,让我们记录下了一幕幕新时代的奋斗图景。这就是深入一线的缘由,这就是基层调研的作用,这就是扎实采访的收获。

  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大势所趋。此次调研活动将践行“四力”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充分展开全媒体报道。扫一扫印在报纸上的二维码,一组组手绘漫画、一张张新闻图片、一个个现场视频,新颖、形象地宣传了贫困户在政府支持帮助下取得的脱贫致富经验;生动活泼地讲述了发生在村庄社区里的团结友爱故事;真实热切地描绘了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多形式、多维度、多平台融合联动发布报道,让主流声音传得更精彩更响亮,在更大范围激发了受众的真挚情感,凝聚起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我们新闻工作者就能通过一次次心灵之旅,让新闻报道有思想、有品质、有深度、有温度。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新闻人书写时代最好的笔触便是行走在路上的足迹。增强“四力”,我们在路上;书写新时代,我们在路上。

  感动我的永远在前方

  光明日报记者/王瑟

  不久前,我参加了中宣部统一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采访活动,与疆内外新闻媒体的同行们先后深入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市和富蕴县可可托海镇蹲点调研。

  虽说我早已跑遍了新疆所有的地州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但这次蹲点调研采访还是让我感触良多。

  感动我的永远在前方,把感动我的故事写出来感动更多人,这是一直鞭策我努力工作的动因,也是我从事记者工作的快乐所在。

  我一直秉承一个信念: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这是记者的天职,也是我孜孜进取的信念,不敢有一丝松懈和怠慢。

  “温度”和“灵魂”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好人让新闻有温度,榜样让故事有灵魂。

  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考验着记者的基本功。这其中,脚力最关键。脚力不达,其他的无从谈起。只有深入基层,扎根一线,身临其境才能发现感人的场景和生动的细节,体味到真挚的感情,写出来的新闻才饱满。所以说,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汗水才是吮毫搦管最佳的香墨。

  仅仅有脚力还不够,脚底板上要能踩出新闻来才行。作为记者,我一直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处处留心挖掘那些值得报道的素材。广袤的新疆不缺新闻和典型,更不缺生动感人的故事,缺的是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俯下身,扎下去,细心观察,用心发现,才能锻炼出新闻人的“火眼金睛”。

  看人看事不能仅看表面,应入木三分看清内在。好新闻大多是在深入基层中偶然发现的。行走在基层,我常常会被采访对象平凡而又朴实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

  基层群众身上的闪光点,恰恰就是新闻最大的富矿,发现、挖掘、写好他们的故事,用生动的笔触感动读者,这是我们的使命。

  好文章在于用内在的力量打动人。记者要善于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捕获内心的情感,大多有价值的新闻都是在这个时候冒出来的。记者要善于抓住机会,深挖细节,理清脉络,提炼重点,萃取亮点。记者更要胸中有数、心中存疑、全面思考、精确求证,这些都是考验脑力的要素。

  好文章不需要华丽辞藻的堆砌。含而不露,润物无声,是写好文章的高超功力。用最朴实生动的语言讲好故事,将明德融于字里行间,娓娓道来,达到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效果,才是体现笔力的高级境界。

  践行“四力”,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的记者才是好记者,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才能体现出更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深入基层用心去体验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2019年的春天,我们背起行囊,向基层出发……

  这是一段难忘的行程。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采访活动中,报社派出10个全媒体小分队,深入基层,感受新时代的多彩生活。我们不仅采访了一批生动鲜活、有温度、接地气的稿件,更通过深度体验式调查采访的形式,提高了对新闻工作的认知,近距离捕捉到时代发展的有力脉搏。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发展的有力抓手。蹲点调研期间,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厂矿区,亲眼目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新疆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奋常伴、备受鼓舞。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分析,我们所采写的新闻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每一个今天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都将是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脉络,打通并贯穿它们,就是对伟大祖国最壮美的记录。

  全媒体报道是新时代媒体从业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我们的行李中有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无人机,全媒体采访工具一应俱全。工作中我们更是紧密配合、无缝衔接,把新闻现场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的新闻产品,有文字报道、评论、图片、微视频……读者可以通过报纸、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看到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报道体验。

  调研式采访是促进媒体融合有效的尝试。蹲点调研期间,我和同事们采用不同方式记录在基层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这次蹲点调研采访,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新闻工作者的阵地在基层,记者不能关在办公室里想题材,更不能把思维和眼界困在资料柜中。我们的工作应该紧紧贴近基层,践行“四力”,拥抱那些正在发生的美好,记录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毋庸置疑,一次成功的调研,是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全方位锻炼。

  深入基层,有艰辛也有汗水,但辛劳的付出换来的是对新闻工作最朴实的坚持和最亮丽的升华。我们行走在新时代,不负青春年华,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书写新时代梦想。

  在融合路上创新求变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琦铭

  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采访中,新疆新媒体中心视频部先后派出10组记者,参与人员包括摄影、摄像、编导、剪辑、设计等。

  蹲点记者从南疆村庄到北疆社区,从绿洲腹地到边境小镇,从厂矿到园区,触摸生动活泼的基层,展现欣欣向荣的新疆,歌颂沧桑巨变的祖国。

  这是独特的践行--增强“四力”的践行,媒体融合的践行,新闻工作者再出发的践行。

  媒体融合让激情满怀的记者如虎添翼。视频专题与文字特稿相得益彰;鲜活短视频与无人机宏大视角更契合移动化、碎片化阅读潮流;人物访谈与H5嵌入全新呈现;70年时空纵横文字与长图结合焕然一新;Vl og视频日志和文字日记互补生辉;更多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快速呈现……

  50余条新媒体产品相继发布,视觉语言形象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新疆发展的壮丽画卷。还有一大拨新媒体产品正在制作、发布的路上,更有大量鲜活视听素材充满了素材库。

  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央媒到地方各级媒体都派出了精兵强将,新媒体记者格外留心向优秀同行学习创新思路、拍摄技巧、镜头语言等,补短板,强本领。

  因此,蹲点调研式采访也是一次创新求变的历练。

  我们在路上,就会到达更远的地方。

  沉下身子 收获总是超出想象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曾晔

  4月起,我与中央和自治区媒体20多名记者一起,到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蹲点采访。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了,但是如此长时间在一个小村庄进行深入调研采访,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次采访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甬库团结村采访,最大的感受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团结带来生产力,团结产生向心力,各民族团结就是村庄和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昔日连绵起伏、渺无人烟的沙窝,如今变成了规划科学、功能完善、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幸福之村,靠的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甬库团结村的变迁,可以看作是新疆70年来发展变化的缩影。各族人民在新疆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互帮互助,团结奋斗,结下深厚情谊。有了各民族大团结,我们必将把这片沃土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记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唯有深入才能鲜活,才能真实。采访之初,我们还为一个小村庄能有多少新闻线索而发愁,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可以采访的内容越来越多,比如甬库团结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甬库团结村的医疗、教育、文化……离开时,感觉还有很多素材没有采访到。

  新闻采访要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沉下身子,收获总是超出想象。

  脚沾泥土 新闻才能“冒热气”

  巴音郭楞日报记者/李伶

  塔什萨依村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个牧民集中安置点。2008年,若羌县243户牧民从山上搬迁下来定居于此。10年来,小村庄从戈壁荒滩变身美丽绿洲,当地群众也实现了从牧民到农民的身份转变,过上了幸福安逸的定居生活。

  小村庄美丽蜕变的背后是党和政府的扶持,是当地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成果。

  5月18日至31日,我们来到塔什萨依村蹲点采访,同村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吃饭、劳作、聊天。在半个月时间里,我们感受着村里脱贫攻坚路上的苦与甘,也真切体会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凝结在脱贫攻坚中的心血。我们深入枣园里、庭院中……通过这种蹲点调研式的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贫困户对脱贫的渴望,更看到了他们在脱贫路上的努力付出。

  一些搬迁牧民掌握了红枣修剪管理技术后到企业打工,成为“上班族”;牧民开始学着种菜并实现了自给自足。他们转变的不仅是工作方式,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通过这次采访,我真切地感受到,讲好新闻故事,记者必须真正走进新闻现场,真正深入到火热生活中,真正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要走下去,走得远、走得深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才能获得尽可能感人的细节,才能了解更多新闻背后的故事。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今后,我将更多地深入基层一线,深挖源头活水,多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

  新疆日报蹲点调研报道精彩回眸

  春去秋来,暑往冬至,阿不都热西提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5年。过往种种,如同一张张底片,被他收藏在记忆里。当时的他不知道,他所任教的这所乡村小学,将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发生怎样的巨变。

  ——摘自4月23日1版《陈老七小学的时代印记》

  “艰苦奋斗”在这里绝不是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男儿有泪不轻弹。在5天的蹲点调研中,我们好几次被可可托海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摘自4月26日1版《可贵的“可可托海精神”》

  “社区干部也要与时俱进。比如,为亲戚谋划脱贫致富路子、办理小额贷款、申请补助补贴等。”孙圆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亲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走亲才能‘走心’,交流才能‘交心’。” 

  ——摘自5月7日1版《社区里的暖心故事》

  一个被贫困长期困扰的村庄,村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正被一群年轻人激发。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绘就了这样一幅肖像画:有责任、有担当、有志气、有梦想的年轻人。

  ——摘自5月8日1版《村里来了一批年轻人》

  如今,全村每户都有一个人在该企业就业。阿米娜的嫂子和她的3个同学都已经上班或在接受培训,她们和阿米娜一样,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我和家乡一起在改变,相信未来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阿米娜说。

  ——摘自5月15日1版《转移就业开启美好生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诗句无疑是库木奇吾斯塘村这些年轻人返乡初衷的最好注解。

  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更对这片故土怀有深厚的情感。这里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也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们返乡服务群众的初心,既源于自身的情怀,也与基层党组织的召唤和引领息息相关。近年来,阿克苏地区针对村干部及村级储备年轻干部实施的素质提升和选拔培养工程激发了年轻人返乡工作的热情,给了他们人生出彩的舞台。 

  ——摘自5月19日1版《在逐梦路上绽放青春光芒》

  从戈壁变成花园式工厂的不仅是阜康能源。多年来,新疆中泰集团秉持“建设一个园区,绿化一片戈壁,造福一方人民”的理念,先后在乌鲁木齐、阜康、托克逊、库尔勒、阿拉尔等地建起十大工业园。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在每个园区的设计建设之初就引进最前沿的工业园绿化规划设计理念,投入大量资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建设安全防护林带。如今,一座座绿树成荫、花红柳绿的花园式工厂矗立在戈壁、荒山之中。  

  ——摘自5月20日1版《建设一个园区绿化一片戈壁》

  会劳动,爱生活。显然,“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经常从村幼儿园传出的儿歌,是决肯村的最好伴奏。

  ——摘自5月22日1版《赏心乐事别墅院美丽乡村看决肯》

  扶贫先扶志,帮扶先帮技。驻村工作队通过宣讲、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通过开办技能培训班,让村民有一技之长,增强了村民的致富能力。现在,在托万克麦盖提村,村民不论年龄大小,对知识与技能都有着同样的渴求和向往。

  ——摘自5月23日1版《培训就业一体化燕子山下致富忙》

  观念一新天地宽。靠天吃饭的懒汉不见了,无论男女老少都琢磨着怎样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腰包鼓起来了,见的世面多了,村子也充满了活力。

  ——摘自6月1日3版《托万克麦盖提村的发展协奏曲》

  一条315国道,将路两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路的北边是塔什萨依村,一条条防风林带组成的绿色屏障,将村庄围合在内,村内道路两边,绿化带郁郁葱葱,房屋错落有致;路的南面,则是茫茫戈壁滩,几乎寸草不生。11年前,塔什萨依村就是在一片戈壁滩上开始了建设步伐。如今的塔什萨依村引进多家农业企业,红枣种植面积5万亩,水、电、路、网一应俱全,电视信号、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一个崭新、美丽的塔什萨依新农村屹立在昔日的荒滩上。

  ——摘自6月2日3版《11年造林治沙荒滩上建起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