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风采】45年付出只为“一诺千金”

2019年07月04日 10:1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和田记者站石莹莹报道)“我当时流着泪向恩人许诺,一定会像待亲儿子一样对待阿卜拉。”6月30日,郝向荣回忆道。

  今年76岁的郝向荣退休前曾任皮山县乔达乡国营牧场场长,现在他和老伴与大女儿郝俊莲住在和田市。在皮山县乔达乡,认识郝向荣的人都知道,他有5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叫阿卜拉·喀迪尔。

  郝向荣说:“阿卜拉长相酷似亲生父亲,每每看到他的脸,沉淀在心中的记忆就会一幕幕重现。”

  1970年3月底,郝向荣突然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个孩子很快就断了粮。当时,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的磨面匠喀迪尔·卓亚得知了情况,虽然自家有7个孩子,但他仍将省下的两袋玉米面先后送去,解了郝向荣家的燃眉之急。35天后,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郝向荣回到家。得知喀迪尔出手相助,这份恩情让他永远无法忘怀。

  “喀迪尔一家靠17亩地生活,很辛苦,我就想着要帮帮他。”郝向荣说。当时,郝向荣和在乡里当教师的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70元,但他们省吃俭用,用自己的积蓄为喀迪尔买了1匹马、1头牛和52只羊,还将自家10亩地无偿交给喀迪尔一家耕种。看着喀迪尔一家的生活渐渐改善,郝向荣打心眼里高兴。

  1974年6月,喀迪尔的妻子因病去世。没想到两个月后,不幸再次降临,喀迪尔从马车上摔下,生命垂危。“他在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其他的孩子都能自立了,小儿子阿卜拉需要人照顾。”郝向荣流着泪向喀迪尔许诺,一定会好好照顾阿卜拉。

  因为这句承诺,阿卜拉的成长过程倾注了郝向荣无限的关爱。阿卜拉也习惯了凡事找郝爸爸。

  2001年,郝向荣和妻子作为男方父母为阿卜拉提亲。“郝爸爸为我办了婚礼,在婚礼上握着我的手说,看着我成家,他终于能放心了。”阿卜拉说。

  2006年,阿卜拉给郝爸爸打电话说自己想要种树。没几天,大姐郝俊莲就送来了树苗。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郝爸爸那时因患直肠癌正在乌鲁木齐住院,却为了他的事没少操心,还叮嘱大姐不许将生病的事告诉他。

  去年,阿卜拉申请到安居房的建房指标。高兴之余,阿卜拉又为6000元建房押金没着落而发愁。最后他拨通了郝向荣的电话。“郝爸爸第一时间就帮我交了押金。”阿卜拉说,父亲去世后,郝向荣就是他的依靠。

  “郝爸爸在我身上花费的精力比几个哥哥姐姐都要多。”阿卜拉说。

  郝向荣的大女儿郝俊莲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说精力有限,就把她送回河南老家寄养。直到家里情况好转,才接她回来。“当时,父亲总把‘知恩报恩’挂在嘴边。这些年我才渐渐明白,他是在用实际行动报答喀迪尔叔叔的恩情。”

  在父亲的感染下,郝俊莲和弟弟妹妹对阿卜拉也如亲人一般。如今,她时常和丈夫去看望阿卜拉一家。“父亲用他的一生来践行当初的诺言。这份亲情,我们要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