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荒漠“披绿” 土地“生金”

2019年07月04日 12:31   来源: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记者 殷雪静

  进入塔里木盆地,沿塔里木河来到了二师三十三团,这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沙漠绿洲”,盛产棉花、香梨,马鹿养殖也闻名新疆。

  站在视野开阔、满眼绿色的棉花地旁,张兰花盘算着今年的收成:“去年我种植的棉花收入16.2万元,期待今年收入更高。”

  回想刚到兵团的时候,张兰花很是感慨,“那时候初来乍到,这里除了漫天的大风黄沙,就是茫茫沙丘。我就想,能在这里待下去吗?没想到,这一留,就是19年。”

  “当时我就抱定一个信念,只要能挣上钱,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张兰花身上迸发出一股拼劲,她学习摘无效花蕾、搞点片防治,边学边实践,渐渐掌握了从治碱、整地、播种、田管、综合防治到采摘的一整套植棉技术。

  2003年,张兰花盈利2万元,那是她在兵团从土地里“刨”到的“第一桶金”。5年后,她种植的77亩棉花经专家测产,皮棉单产达到179.6公斤,张兰花成了兵团级植棉高产状元。

  有一年,她承包的棉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雹,原本枝繁叶茂的棉株,瞬间变成光杆“秃头”,惨不忍睹。张兰花擦干眼泪,不等不靠,连续4天奋战在棉田,把受灾的棉株一棵棵重新扶起,把残枝碎叶整理好。没想到,这一年她种植的棉花籽棉单产达456公斤,纯收入6万多元。

  张兰花种棉花越来越自信。连队有84亩地是盐碱重、杂草多,谁都不愿承包的“弃耕地”。连长找到张兰花,她二话没说答应承包,并决心把这块地打造成“精品田”。为了这份承诺,张兰花找来挖掘机把盐碱重、碱片大的土层挖走,再拉来沙土进行土壤改良……经过努力,使这块有名的“弃耕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连续6年棉花单产达到480公斤以上。

  在兵团这个现代化农业的“大学校”,张兰花成为一名拥有超高种植技术的兵团职工。

  “跟着技术员学、参加科技培训、外出观摩,从播种、田管到采摘,一整套的植棉技术我已熟练掌握。”张兰花说,她庆幸自己当年留了下来,才能从团场淘到金,过上富足的生活。

  今年年初,张兰花稍有空隙就忙着上网查看棉花品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把地膜、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拉往自己的家里和地里。

  2018年以来,兵团实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消了“五统一”。张兰花真心为改革点赞:“如今,职工成为土地的‘主人’,用谁的农资,把产品卖给谁,自己说了算,改革带来了大实惠。”

  张兰花始终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她给新来的职工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讲解栽培模式,传授植棉技术,她指导的党亚龙、马彦霞、张兆杰3名职工2018年纯收入都达到10万元以上。

  “收入10万元不算多!”张兰花说,“现在条件多好啊!职工家里都有农机、私家车,很多职工在库尔勒市买了楼房。农忙时住团部、节假日住城市,冬闲时大家喜欢去内地旅游。”

  采访结束时,张兰花开朗地笑着,用当下最时髦的一句话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她觉得,最了不起的是兵团人的奋斗,让荒漠“披绿”,让土地“生金”。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