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用真情滋润农牧民心田

——记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人民政府办事员,牧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凤霞

2019年07月07日 10:57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热依达报道)“我们的好书记回来了,祝贺你呀!”6月30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牧业村村口,十几人围着周凤霞,村民们用拥抱、握手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喜爱。刚刚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周凤霞是奎苏镇人民政府办事员,牧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2月周凤霞跨村任职,10年来,她始终把村民当成自家亲人,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用真情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村干部的“领头雁”

  周凤霞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民情。牧业村全村共有218户684人,哈萨克族占99.71%。上任不久,周凤霞就走遍了每一个牧业点,走进了每一户村民的毡房。她一边向村民学习语言、学习牧业知识,一边了解哈萨克族风俗人情。

  周凤霞说,想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村“两委”班子就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周凤霞带领下,村干部积极学习理论政策、实用技术和经济知识。针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她积极查找原因,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周书记就是我们的‘领头雁’,手把手教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浑身都有了干劲。”村委会委员阿红·努尔拜斯说。在全体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牧业村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4030元增加到2018年的17265元,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

  “村民的事情无论大小,我们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周凤霞对记者说。刚任职时,周凤霞了解到村里36户牧民有500亩退耕还林地,几年来因管理不善,苗木成活率达不到补贴标准,村民们有意见。

  “当时就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商讨,制定管护制度。同时,还动员村民补种2万余株苗木,加强管护。当年,苗木成活率就达到了98%。村民们也享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补贴。”周凤霞说。

  村民们说:“只要有周书记这样的党员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周凤霞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53户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280余人的饮水问题;修建牧道,解决了山区60户村民出行难和6000头(只)牲畜转场问题;拉线通电,解决了30户南山村民照明问题。此外,还实施了村内、院内路面铺装硬化、村内道路亮化、垃圾清运、户厕改建、院墙改建、水冲式公厕及便民服务中心等工程,一件件一桩桩实事都倾注了周凤霞的心血。

  村民的“贴心人”

  “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周凤霞说。周凤霞有个记事本,里面记录着村里谁家有困难,谁家有老人生病,谁家孩子上学困难等,周凤霞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2015年,村民阿布拉依·胡尔曼拜一家要盖定居兴牧房,虽说有国家的补助,但阿布拉依手头还缺几千元钱。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周凤霞得知此事,自掏腰包给阿布拉依借了5000元,让他赶紧把房子盖起来。

  阿布拉依说:“周书记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我们有困难时她都会帮助。”

  马哈巴·萨德克是周凤霞的结亲户,马哈巴岁数大了,腿脚又不好。周凤霞经常抽时间去看望老人。为了帮马哈巴一家过上好日子,周凤霞给马哈巴的儿子杰恩斯别克·马哈巴资助了2万多元启动资金,鼓励杰恩斯别克做牲畜交易,帮他增加家庭收入。

  “只要群众满意,只要能带着他们奔小康,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周凤霞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