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9日 13:28 来源:伊犁日报
伊犁日报讯(记者孟霞报道)7月4日,伊宁市汉宾乡巴什库勒克村村民吐尔逊买买提·吾买尔到村委会办事,他感慨地说:“现在村委会环境好、服务好,各类工作分工清楚,按流程办事,有效率,我们来办事心情好,很畅快。”
吐尔逊买买提心中的感受,眼中的变化,其实就是驻村“访惠聚”工作队传帮带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刚到村里工作,就发现村里各项工作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村干部不知道该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村第一书记、伊宁市委组织部驻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王铁柱说,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搭配起来,融进村一支部五中心。同时,积极发挥伊宁市组织部这个后盾单位的力量,通过共同学习、谋划布置任务、督促落实等,实现对村干部的一对一帮扶。
村干部杨李瑞说,以前党员档案工作不规范,干部们每天加班加点,可还是卡不住时间,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现在通过传帮带,干部对发展党员的程序完全掌握了,工作更规范,干部们掌握了工作方法反而得心应手,不再手忙脚乱了。
吐尔逊买买提家有三轮摩托车,以前到村委会办理加油票证明时没有具体负责部门,常常为了一个证明找好几个部门,排一上午队,耽误好多时间。现在,村里分工明确,且将工作关口前移,这样一来,村民办理房产、户籍等证明都是一路绿灯,非常便捷。
“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工作上推诿扯皮的事也少了。”王铁柱说,村是最基层的单位,在为老百姓的服务上,除了工作程序规范化,村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干部们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工作队在每天的工作总结中,让每名干部把一天的工作内容计划、工作总结进行口头表述和梳理,同时将村干部编入村里农牧民夜校,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等的学习。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村干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对村里各项事务的业务知识掌握得游刃有余,老百姓来办事,他们能很快地进行分流,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增强了。
“村子属于城中村,在外人眼中村集体收入不菲,可是到底有多少家底,很少有村干部能够说得清。”王铁柱说,长期以来,没有底子没有书面材料,都是口口相传,且村集体经济没有规范管理等,久而久之村干部都不关心,导致村集体收入流失得也多。今年,他们将前几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以及了解情况的村民集中起来,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彻底排查。去年,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20万元,今年通过追缴,截至目前已达176万元,预计年底可达到200万元。
“工作规范了,资产搞清楚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就能为老百姓干更多事、谋更多福利。”王铁柱说,今年他们针对群众的各类文化活动增多了,下半年,他们还将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帮扶,切实解决困扰群众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