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4日 11:14 来源:新疆日报
【编者按】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由干部人才援疆进入全方位援疆阶段。党的十八大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指引下,援疆工作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目标更加明确,定位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精准,工作成效持续提升,有力助推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精准脱贫攻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19省市援疆工作成效及天山南北的变化。敬请关注。
图①:北京市援建的和田市肖尔巴格乡托万肖尔巴格村希望小学开心的孩子们(6月13日摄)。北京市援疆指挥部供图 图②:天津市援疆企业为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5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电瓶三轮车、缝纫机等(2017年12月25日摄)。天津市援疆指挥部供图 图③:日前,来自南疆的工人在河北省产业援疆项目——铁门关市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上班。河北省援疆指挥部供图 图④:山西省太原市中心人民医院援疆医疗专家王彦斌(右三)在兵团第六师101团医院给医务人员传授医技(2017年9月18日摄)。魏新江摄 图⑤:吉林省援建的吉木乃县吉林村。吉林省援疆指挥部供图 图⑥:辽宁省援建的兵团第九师164团哈姆斯沟水库,解决了当地5.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本报记者韩亮摄
北京:且行且歌 援疆不息
新疆日报讯(记者白之羽报道)地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和田,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援疆工作的主战场。
自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及兵团第十四师。而在2017年开始的第九批北京援疆干部人才的努力下,1000余名专业人才和干部,踏遍受援地每一个角落,留下每一句叮咛,只为同一个目标。
农业是和田地区主要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包括北京援疆干部人才在京搭建的“百店专柜”和“双创中心”在内的线上线下平台,仅2018年就帮助和田地区销售价值7.4亿元的农产品2万吨。
在受援地,五大工业园区的建设正成为当地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各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32家,解决当地50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对于北京援疆干部人才来说,基础民生保障是一切援助工作的出发点。数据显示,3年来,北京援疆干部人才共实施教育援助项目131项,涉及资金24.3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171名北京援疆医生累计完成门诊4万余人次、手术近万例,让大批患者重获健康和希望。
3年来,来自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文化援疆力量,持续不断地为和田带来远方的声音、送去未来的希望。渴望外面的世界、追求丰富的自我、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改善只是基础,在北京援疆干部人才的努力下,精神生活的日渐充实同样让和田群众开始有了更多期盼和更高追求。
对于每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来说,都会有阶段性结束的一天。如何让工作有章可循?如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如何实现援疆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这是北京援疆干部人才思考最多的问题。
“建设干渠、铺设管线、修订制度、建立范式……这些‘埋在地下’的工作虽然不起眼,但都为后续工作减少了困难、降低了难度。”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抓常态、促长效的思路让援疆工作得以实现高效更替和持续发展。
千百年来,在与恶劣自然条件斗争的过程中,和田人生就了一股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今,这种态度也浸润到北京援疆干部人才的血液中,在这片土地上,且行且歌,不断奏出更具活力的发展强音。
天津:改善民生 力求实效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健龙报道)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的策勒、于田、民丰三县,工作中以“实”字当头,注重实干、力求实效,助力和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在援疆工作各个方面都结下了颗颗果实。2017年以来已建设大棚3700多座、拱棚4000多座,棚均收入每年2.5万元—3万元,实现灵活就业近10万人。为打通产销渠道,还援建了5个集贸市场,带动就业1.15万人。不仅如此,在天津市还设立了174个和田特色农产品专区、专柜,年销售和田特色农产品达万吨。
天津援疆还着重找痛点、抓机遇,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和田地区每年肉羊市场消费缺口达120万—150万只,经过系统调研后,结合脱贫攻坚,制定实施了肉羊扩繁“百社万家”工程。共投入8000万元引进优质种羊,建设核心种羊场、扩繁场、饲料加工厂等,以及20个饲养场、152个养殖合作社,形成了优质肉羊产业链和全面的养殖服务保障系统。羊羔按贫困户结组分发领养,带动2.67万户贫困户增收,每户贫困户通过饲养优质肉羊年增收可达1万元。优质肉羊繁殖两年三胎,且多为双胎羔羊,繁殖数量每两年常态递增4—6倍,使养羊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天津援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累计援建学校、幼儿园15所。投入2.8亿元建设的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南疆现代化的高级职业学院。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培养当地教师1000多人次,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保持长期高水平提升。
天津援疆每年还组织300多名在校大学生到和田地区的小学和幼儿园,进行百日助学助教活动。“暑假到了,我们要回津了。与班上的小朋友道别时,他们紧紧地抱着我,我们相拥在一起,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滋味!”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陈旭阳动情地说。
“我们的援疆工作必须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和田百姓身上,落实到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上。以精准滴灌的思路,实实在在地下真功夫,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干好,力求每一项工作都能扎实、扎根!”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李文运说。
河北:多措并举 输血造血
新疆日报讯(记者杜建辉报道)“我在这里工作很好,公司管吃住,每月有3200元工资。”6月26日,坐落于尉犁县的河北援疆引进企业——巴州皓宇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海里且木·库尔班正在纺纱车间熟练地操作着仪器,提起现在的生活,她脸上溢满了幸福。
海里且木的幸福生活正是河北省产业援疆的初衷。正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皓宇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计云所说:“作为产业援疆项目,我们不仅要提供就业岗位,更要给贫困群众带来希望,真正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巴州,像海里且木一样的众多农民通过援疆省市的“输血”“造血”援助,有的成了企业工人,有的发展成为养殖种植大户,走向了脱贫致富路。
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河北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更多援助资金、项目向乡村一级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援助资金95.57%用于州级以下。
和硕县苏哈特乡苏哈特村77岁的村民刘帮权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卧床多年,每次上厕所都要家人搀扶到门外30米远的旱厕去,这成了一件让他家最头疼的事。6月14日,张家口市万全区向和硕县捐赠了100台ECO环保方便器,刘帮权也获赠一台,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头疼事。“有了这个厕所,真得太方便了。”刘帮权握着援疆干部的手连连道谢。
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是造成巴州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北省不仅在医疗设施硬件援助上下功夫,更在诊疗模式和人才技术上寻找突破口。
6月18日,河北省在巴州帮扶建设的首个视联网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启动,当地群众通过该平台就可以得到大医院的专家会诊。地处偏远的且末县人民医院和若羌县人民医院受益于“互联网+医疗”,转诊率分别下降59%、50%。这一做法被列入全国卫生援疆工作案例。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扎实工作,把新疆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巴州党委副书记、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樊成华说。
山西:高位推动 真抓实干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琳报道)7月5日至8日,在毗邻中蒙边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小镇上、阜康市甘河子镇棚户区改造小区里……记者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一切都和山西省有着密切联系。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对口支援阜康市,兵团第六师、第十二师222团,通过大力实施“就业与产业、教育与人才、基层与基础”三位一体、“援助地、受援地”两地统筹,前后方密切联动的“大援疆”战略,创造了当年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任务完成率三个100%。这一切成果,源自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对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8年10月中旬,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率党政代表团赴疆考察指导援疆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提高援疆工作质量。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即时上报的《关于提高援疆工作质量的报告》,为高质量推进各领域援疆工作明确了方向。今年6月25日,山西省省长楼阳生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援疆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山西援疆工作任务。今年5月初,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总指挥丁永平对山西对口支援兵团第六师托管的50团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这也是山西省推进高质量援疆的部署落到实处、向贫困宣战的首个民生项目。
山西援疆工作以抓好事关民生问题的重大项目为切入点,坚持援疆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倾斜,向乡村倾斜,向有利于凝聚人心的领域倾斜。从保障和改善受援地各族群众的居住环境到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山西援疆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紧紧抓住项目援疆、产业援疆、文旅援疆、卫生组团式援疆、教育组团式援疆、交往交流交融六大重点任务不懈怠,始终聚焦主责主业。近3年来,山西省规划132个援建项目,举办各类推荐签约会35场,共接洽278家企业,18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书,总投资212亿元。
从辽远边境线上的贾翀矛,茫茫戈壁滩上的秦建华、周亚敏夫妇,到受援地强烈要求延期于今年10月退休在援疆岗位上的王龙江等121名山西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把真情和实干融进“援疆坐标”,为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着山西力量。
辽宁:民生清单 情谊满满
新疆日报讯(记者宋雅文报道)辽宁省和塔城地区相隔4000多公里,因为援疆,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几年来,辽宁省在产业、教育、医疗、人才、文化等多方面援疆,使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第八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民生优先,是辽宁省对口援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月29日,塔城地委副书记、辽宁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杨军生说。
从2017年底开始,兵团第九师161团6连286户就不再为饮水发愁了,退休职工陈桂荣看着盆里的清水激动地说:“我们一分钱没有花就喝上了干净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辽宁省援疆干部们。”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援疆干部、161团副团长徐振武领着辽宁水利专家跋山涉水实地考察,确立了援建项目。2017年,接任徐振武工作的副团长张兴友带着“交钥匙”的硬任务来到161团。当年底,困扰6连干部职工55年的“饮水难”顽疾被解决了。
为了使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辽宁省累计修路48公里,安装路灯4100盏;新建集中供热设施23座,供热管网110公里,新增供热能力820万平方米;新建水库,新建防洪堤16公里、供水管道80公里,解决了2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不仅要改善当地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更要让他们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如今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不仅顺利通过自治区三甲医院评审,成为塔城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还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生命通道”和溶栓救治“绿色通道”,建成自治区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危重症新生儿救治等11个中心,开展新技术76项。
在辽宁援疆的“民生清单”上,饮水工程、教育发展、安居工程、建设学校……一项项援疆举措托起塔城地区群众“稳稳的幸福”,交出了一份百姓满意的援疆答卷。
吉林:旅游援疆 成果丰硕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婷报道)从祖国东北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到西北边陲的将军山脚下、克兰河边,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让吉林省、新疆阿勒泰地区两地人民血脉相连。
吉林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吉木乃县。3年来,吉林援疆充分考虑阿勒泰的旅游禀赋和吉林文旅产业的优势,配合打造“冰雪圣城、丝路航站、千里画廊”的阿勒泰名片,努力推进“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工程……让阿勒泰地区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旅游援疆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5月初,一份“两山联盟(长白山+阿尔泰山)合作备忘录”和旅游框架协议在阿勒泰市签署。
“吉林、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冰雪资源大省,先行发起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冰雪产业强强联合、互补短板,最利当前、更利长远。”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会委主任王库说。
冰雪产业是吉林省特色优势产业,立足阿勒泰资源禀赋,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研究提出“冰雪强边、冰雪兴业、冰雪富民”援疆思路,组织专业团队高起点编制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冰雪规划——《阿尔泰山冰雪旅游大区规划》。在此基础上,谋划提出吉林、新疆两省区联合申报打造“中国冰雪产业(长白山+阿尔泰山)合作示范区”战略构想。
为让援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吉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针对当地旅游市场未来发展需求,举办多期民宿、厨艺、马术专业培训班,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同时,扶持打造“西北戍边第一村”“北疆最美雪村”“老户儿家”等特色旅游村落。依托将军山滑雪场建设3处援疆旅游扶贫综合体,通过链接股权、吸纳就业、销售特产等方式,使受援地15个贫困村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是吉林省第三批援疆队伍的收官之年,也是吉林省援疆的第十个年头。吉林省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总领队、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孙立君表示:“吉林援疆人将以绝不相负的援疆精神,不负组织重托,不负新疆群众,不负家国情怀,不负援疆岁月,与阿勒泰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利用‘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这两个白金名片,努力打好新疆冬季冰雪旅游的翻身仗,实现‘平季不平、淡季不淡’,促进阿勒泰旅游市场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