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 谨防“高温病”及病虫害

2019年07月18日 10:36   来源:阿克苏日报

  编者按:近期,新疆阿克苏地区大部迎战高温天气。高温天气能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中暑、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同时,高温天气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三伏天惹祸 “高温病”扎堆

  天山网讯(记者张晨涓 刘红文 通讯员马静生报道) 进入三伏天,记者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多家医院获悉,中风、中暑、肠炎、热伤风等“高温病”患者剧增。7月17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张晓峰建议,高温时段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注意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在室内可以开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以27摄氏度左右为宜。

  前几天,阿克苏市民赵女士和朋友一起去逛街,回到家后感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经医生诊断是因体内严重缺水而导致中暑;阿克苏市民魏先生到河边钓鱼,脖子和小臂的皮肤被晒伤,出现严重红肿,经医生诊断为日光灼伤……

  张晓峰介绍,自7月份以来,该科室已接诊10多例中暑患者。“天气炎热易导致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因为出汗多而导致血液浓度大,易形成血栓。因此,在天气炎热时应时刻关注血压,注意环境通风,及时补水,一旦发病应尽快就医。”张晓峰提醒。

  “轻症中暑患者应该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不要再活动,用冰块、湿毛巾在中暑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集中处降温。如果轻症中暑患者意识清楚,要给患者饮用淡盐水,少量多次,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以免胃肠道吸收不了,造成胃肠道负担。一般一次饮用淡盐水200毫升,间隔10分钟再饮。”张晓峰说。

  张晓峰提醒,如果2小时后,中暑患者症状仍得不到改善,比如中心体温仍然在38摄氏度以上,出现热痉挛(小腿抽筋)、休克、昏迷等情况,一定要立即送医。此外,张晓峰还介绍了一些“高温病”的紧急处理措施。

  热疹

  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如何处理: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进入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感觉舒适一些。

  晒伤

  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可这毕竟是对皮肤的一种伤害,所以也不能不当回事。严重的晒伤需要到医院进行医治。

  如何处理:注意防晒,避免反复日晒;晒伤的地方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不要挤破水泡。

  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何处理: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衰竭

  热衰竭起病迅速,症状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等,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的人、进行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如何处理:饮用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冲凉水澡或擦拭身体;换上轻便的衣服;注意休息;适当开空调。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超过40摄氏度,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可导致死亡或残疾。热射病的表现多样,有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等。

  如何处理: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以下。比如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用凉水擦拭身体、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等。如天气干燥,可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床单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不要给病人喝水、喂食任何东西。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张晓峰提醒,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状况进一步恶化。

  农业专家提醒防高温热害

  眼下,阿克苏地区高温天气持续,田里的农作物经受着烈日“烤”验。

  7月16日,记者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目前正值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强度最大的时期,为防止施药人员高温中暑、农药中毒、作物药害等事故的发生,地区一方面组织各级植保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草害识别技术指导和防控技术培训外;另一方面发布高温季节农药安全施用有关事宜的通知,提醒广大农民及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正确识别病虫草害,做到对症适时施药。

  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刘荣森介绍,高温季节应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施药作业,如需高温作业的,应选择好适宜的施药时间,一般为7时至9时和18时至20时,12时至16时不宜施药。同时,根据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地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精准施药机具,尽量减少人背机器进田施药。

  刘荣森提醒,施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药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严防中毒事故发生。配制农药时,要穿戴防护用品,禁止使用瓶盖倒药, 禁止用饮水桶配药,禁止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井、下河、下池取水,禁止用手搅拌药液。喷施农药时,要穿长袖上衣、长裤和棉袜,顺风隔行喷药,喷药期间做到不吃东西、不吸烟。喷施农药后,要洗手、洗澡、换衣,并将喷雾器械清洗干净。儿童、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不得喷施农药或接触有毒药剂。

  “施药人员一旦岀现头晕、恶心、呼吸急促、出汗、流涎等中毒症状时,要立即停止喷药,离开作业场所到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去,脱去受污染的衣服,并用清水洗净皮肤。如果中毒情况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刘荣森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