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县:“企业+农户”脱贫有出路

2019年07月22日 11:00   来源:阿克苏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孟亚 通讯员王新报道)“我现在每个月能拿3600元工资,去年我和儿子打工赚了10万元。”7月17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央达克村新疆丽耕红枣核桃示范基地,53岁的村民艾海提·卡森木告诉记者。

  一年多以前,艾海提·卡森木一家的年收入还不足万元,是村里39户贫困家庭之一,全家7口人靠种植红枣和核桃为生。往年红枣、核桃等成熟后,村民们能做的就是拉到集市上去卖,或等待商贩上门收购,销售渠道单一,增收效果不明显,这让丽水市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新和县商工局副局长赵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要想办法拓宽农民销售渠道。”经过深入调研,去年赵昳通过丽水市援疆指挥部和受援地干部牵线搭桥,促成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和县合作成立了新疆丽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公司集中在央达克村建立了1500亩红枣核桃示范基地,并以“企业+农户”模式统一规范管理。

  农民转身成了工人,有了两份收入。除每亩地每年500元的流转费外,在基地打工的村民每月还有2500元至3600元不等的收入。

  新疆丽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卫杰表示,在没有规范种植之前,2017年央达克村红枣的产量只有3吨,通过现代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无人机打药、科学化管理,2018年红枣产量达58吨。

  基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创新推出的市场援疆“十城百店”工程,结合新和县实际,丽水市援疆指挥部又指导当地打造“都护臻品”自主品牌,并借助丽水现有农产品区域品牌“丽水山耕”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了浙江市场。

  “企业有了盈利,则能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产品,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红枣每公斤市场收购价为5元至8元,是上年的两倍多。”赵昳表示,去年由红枣带来的产业效益让全村11户村民成功脱贫摘帽,今年通过前期研判,村里红枣的产量预计能达到150吨,实现整村脱贫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