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把初心使命镌刻在雪域高原

——记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孙超

2019年07月28日 11:0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 他是在帕米尔高原坚守了23年的“钢铁战士”,历经艰苦环境的考验,用忠诚与担当树立起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杆。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生命禁区”,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孙超,克服高原艰苦环境影响,耗费20余年心血,攻克高原种植技术难题,创造了“万仞冰峰、十亩江南”的绿色奇迹。他克服与爱人跨省区分居14年等困难,在坚守高原与退役回家的选择中,坚定地选择了前者,继续奋斗在帕米尔高原。

  挑战“生命禁区”创造绿色奇迹

  帕米尔高原被称为“生命禁区”,平均海拔4000米,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48%,气候恶劣多变,全年无霜期不到60天。新鲜蔬菜是平原最普通的食物,在高原却是最难得的必需品。

  1996年12月,孙超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看着荒凉的高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官兵吃上新鲜蔬菜。他建起温室大棚,当起了管理员,梦想里面种满蔬菜,但高寒环境使蔬菜种植成为难题。孙超没有打“退堂鼓”,多次写信请教农科院专家,经过百余次的反复摸索、论证、试验,终于总结出一套栽培方法,大大提高了幼苗成活率,解决了高寒地区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在高原成功种植了30余种蔬菜。一路走来,孙超不断学习,潜心钻研,苦读了《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育肥猪饲养技术》等50多本300多万字资料,写下了5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

  孙超在高原一待便是23年。23年来,孙超在他的种植养殖基地坚守如初。他的种植养殖基地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雪域江南苑”,成为民警坚守雪域国门最温暖的后盾。

  情系第二故乡 助力脱贫攻坚

  孙超视驻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故乡,主动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转变观念,掀起种植养殖热潮,推动地方经济发展。2006年以来,一座座大棚在高原上建了起来,驻地电视台每年邀请孙超讲授种植养殖知识。如今,农牧民的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

  提孜那甫乡牧民艾米尔夏收入不高,家里还有两个孩子。2013年,在孙超的带动和帮助下,艾米尔夏信心十足地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还经营起牧家乐,生意红火。后来,艾米尔夏买了新房和新车,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2014年7月,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宣传了艾米尔夏和孙超的故事。

  边检站对口扶贫的艾力那扎尔家十分贫穷。2016年,孙超购买了蔬菜种子,手把手教艾力那扎尔搭建大棚。当年,艾力那扎尔的大棚蔬菜种植获得成功,增收近2000元。

  为了带动群众增收,孙超又尝试进行高原特禽养殖,再把经验教给驻地群众。当地群众见了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孙超,恰尔吉(好样的)。”

  坚守初心使命 擎旗雪域高原

  孙超每天在菜地忙碌,长时间超负荷劳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孙超与爱人结婚14年,一直分居两地,婚后7年才有了孩子,父母也年迈多病。妻子张永慧说:“在高原种菜养殖是丈夫的事业,只要高原需要他,我就会全力支持他。”

  2018年,公安现役部队改革,很多人面临着走与留的选择。孙超在争取父母和妻子的支持后,最终选择了继续驻守高原。“我也想过回家,可是部队教育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能在关键时候一走了之。”他说。

  孙超认为,改革不只是身份的转变,还意味着任务更艰巨、使命更光荣。他的目标是做一名“全能型”民警,既要做精本职,又要随时做好向业务转型的准备。现在,他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边检业务流程,能够进行业务操作。说起今后的打算,孙超表示,只要组织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