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口腔患者的白衣“守护人”

——记新疆医科大学教师、口腔医生赵今

2019年08月01日 10:1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 赵今,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28年来,初心不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倾心致力于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新疆口腔事业默默奉献;她始终以患者利益为重,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捧出一片赤诚,在治病、教学及临床科研及医生的医德和修养上潜心历练,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医术精湛服务患者

  1991年,赵今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毅然选择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开启了行医之路。2006年,从华西口腔医学院博士毕业后,她怀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选择继续到新疆医科大学工作。

  作为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在专业上,赵今一直刻苦钻研,不断开拓创新,将现代根管治疗理念引入新疆,率先在新疆开展了规范的现代根管治疗术、显微根管治疗及根尖外科手术治疗;率先在新疆开展了牙齿美学树脂修复技术的应用推广。

  赵今医术精湛,率先在新疆开展了孕妇口腔专病和老年专病门诊。孕妇和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就诊时风险高,需要认真地作全身评估、制订个性诊疗计划。一次一位孕妇牙疼难忍导致宫缩,因为不能给孕妇拍片、打麻药,治疗存在非常高的医疗风险。关键时刻,赵今凭借高超的医技,很快解除了孕妇的疼痛,缓解了宫缩。事后,在她的全力推动下,孕妇口腔专科门诊成立开诊。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赵今教学严谨,教风细腻。无论是本科课程还是研究生课程,她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及时把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口腔医学技术充实到课程讲义中,帮助学生及时跟进、掌握口腔医学最新成果。她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征求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针对学生思想、学习上的困难,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要求学生悉心了解每一个就诊病人的病情,把治疗的疼痛降到最低。

  赵今重视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招收的研究生包括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多民族学生及尼泊尔等国的留学生。她每周都带领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讨论文献和临床病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每位研究生从选题、资料收集、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事无巨细地认真指导,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赵今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6项;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收录7篇;以负责人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新疆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她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3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5项;获得自治区级和校级研究生优秀指导导师称号。

  人才培养遍及全疆

  赵今耐心带教,为新疆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口腔内科大夫,打造了一支擅长牙体牙髓各类治疗的优秀团队;特别针对弯曲钙化根管、髓室底穿孔、根管侧穿等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规范的现代根管治疗,极大提高了全疆各族群众患牙的保存率。

  赵今克服困难,积极筹办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常年在全疆各地授课讲学,将她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疆各级同行,将临床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到地州级医院,得到了同行的尊敬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赵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教师、一名医生在基层岗位兢兢业业为新疆医疗教学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

[责任编辑: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