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身边榜样】回报一份恩情 守护一方健康

——记拜城县康其乡赛比墩村村医夏忠惠

2019年08月07日 10:3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 通讯员龚喜杰报道)身着白大褂,肩背小药箱,日夜奔忙在拜城县康其乡赛比墩村的夏忠惠,是村里一道暖心的风景。

  从1971年当“赤脚医生”开始,40多年时间里,夏忠惠怀揣“赛比墩村女儿”的感恩之心,为乡亲们防病治病,帮乡亲们排忧解难。如今,夏忠惠已经退休,但不少村民身体不舒服时,还是会找夏医生。

  由于爱岗敬业、表现突出,夏忠惠先后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村医生、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新疆十大杰出母亲等荣誉。

  感恩之情根植心中

  6月20日,村民吐尔洪 · 买买提带着女儿麦尔丹找到夏忠惠,说女儿咳嗽10多天了,他买了些感冒药给女儿吃,却没有什么效果。

  夏忠惠仔细检查了麦尔丹的症状,诊断出麦尔丹患的是鼻炎,嘱咐她用搓热的手掌揉搓鼻翼两侧,还为她配了鼻炎药。4天后,麦尔丹不咳嗽了,吐尔洪满心欢喜,特意打电话感谢夏忠惠。

  “每当听到病人痊愈的消息,我心里特别高兴。很多村民拿着自家产的杏子、桃子感谢我,我总是对他们说,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心愿。”夏忠惠对记者说。

  赛比墩村年龄较大的老人都说,夏医生是他们的女儿。夏忠惠知道,她13岁来到赛比墩村时,村里人就没有人拿她当外人。

  夏忠惠出生于四川农村,11岁时失去双亲。1964年12月,她跟着同乡来到赛比墩村,村民吾斯满 · 依不拉音看到冻得打哆嗦、直哭鼻子的夏忠惠,用自己的羊皮袄把她裹起来带回家里,给她馕吃。

  从此,夏忠惠吃起了百家饭,穿起了百家衣,在村民的关照下长大。1971年,经村民推荐,夏忠惠刻苦学习当上了“赤脚医生”。那时,夏忠惠就下定决心以防病治病来回报乡亲、回报社会。

  刚开始当村医条件很艰苦,村里没有卫生室,夏忠惠只能背着药箱上门服务。谁家有人生病了,在村里的大喇叭一喊,她就赶紧往这家赶。后来,村医工作条件越来越好,她在卫生室接诊病人,骑自行车送医送药。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夏忠惠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因为这样她可以更好地服务乡亲们了。

  解危济困书写大爱

  “夏医生对病人特别有耐心,她还总想着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说到夏忠惠,村民阿不力孜 · 艾力由衷地感激。

  10年前,阿不力孜的妻子患了阑尾炎,上医院要花1000多元。家庭贫困的阿不力孜夫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夏忠惠诊治。夏忠惠结合阿不力孜妻子的病情,为她开了4服中药,还亲自帮他们熬药,阿不力孜妻子的病好了,这4服中药才7.5元。

  赛比墩村党支部书记尔肯 · 依民介绍,夏忠惠当村医40多年,研制了很多管用的中药方子。比如在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她用一些中药制成“茶”,病人服用后很有疗效;她还把艾蒿晾干,制成条状给病人艾灸。

  “我刚参加工作时,农牧区缺医少药,当时我手里只有十几种药,很多病痛解除不了。而且,那时困难群众多,我就自己想办法采药配制偏方,这些偏方还真起了作用。”夏忠惠说。

  遇到患大病重病的村民,夏忠惠都会第一时间劝病人到医院治疗。以前,有些村民患了大病重病却没有钱治疗,这让夏忠惠感到难过和自责。

  夏忠惠刚当村医时,月收入只有13元,后来提高到每月1140元,她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病人。在丈夫开起面粉厂和油坊致富后,她更是经常解危济困。

  40多年来,夏忠惠累计为贫困群众垫付医疗费及农资、煤、粮款近30万元。

  奉献余热不忘初心

  岁月从夏忠惠拿听诊器的手中悄然滑过,转眼间,当年喊她“女儿”的很多乡亲老去,她自己也变成了华发老人。去年,村里来了一位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在防疫、预防、治疗、保健等方面服务越来越完善,她这才放心地提出退休。

  “夏医生人虽然退休了,但心还没有退休,还是村里的好医生。”尔肯 · 依民说。他发现,一些村民找夏忠惠看病习惯了,有什么问题还是给她打电话。除了对病人有求必应,夏忠惠还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村民吐尼亚孜 · 居热克患有肺气肿,妻子患有肾结石,儿子患青光眼几乎失明,夏忠惠经常免费给他一家治疗。老两口去世后,夏忠惠又经常上门给他们的儿子送医送药、进行护理。

  当初帮助夏忠惠的吾斯满晚年身体不太好,外孙又有残疾,夏忠惠经常去看望、帮助他们。2017年吾斯满去世后,夏忠惠还是像家人一样关心着他的女儿和外孙。

  随着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让夏忠惠有了更多的时间为村民做点其他方面的工作。现在和乡亲们在一起,她更多的是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保健知识。夏忠惠说:“我这点付出算不了什么,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发挥余热干下去,为乡亲们服务。”眼下,她正盘算着在拜城县城成立一个“爱心之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