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0日 11:22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道忠报道)8月6日上午,位于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和谐新村南侧的和田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内,各类农作物长势喜人。当天,水井出了点毛病,援疆干部张锐马上就找来工人修好了。援疆的两年半时间里,张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园区度过的。
2017年2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张锐作为第九批北京市援疆专业技术人才,来到和田地区。入疆以来,张锐心系和田,把帮助和田地区百姓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牢牢记在心里。
扛起脱贫重任
核桃是和田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推动核桃种植业的优化升级,担任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的张锐一次又一次对核桃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经常开展核桃管理、品种更新、销售分析等内容的讲座和田间操作示范。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两年来,各县市的核桃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民的核桃收入也不断提高。
墨玉县托胡拉乡巴热特拉村是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全村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占60%以上,脱贫任务非常艰巨,张锐和大家一起扛起了这个重任。在张锐的协调下,和田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工厂化生产的大麦苗精饲草已经有6批50吨送到巴热特拉村,免费提供给村里的贫困养殖户。
此外,张锐还从扶贫项目中协调1000只鹅苗和5000株菜苗免费发放给巴热特拉村的贫困户,并找来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村里有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养殖和种菜实现增收。在张锐的带领下,各方面的扶贫力量齐心协力,2018年底,巴热特拉村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
探索向沙漠要效益
和田地区位于沙漠腹地,为了向沙漠要效益,张锐受命负责占地1100亩的和田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他仅用1年半时间,就带领干部群众建起了一座国家级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已成为全地区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农村科技创新企业投资、农民就业、人才培养基地。
针对园区建在沙漠中、土壤养分较少的实际,张锐与有关企业一次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将沙子、椰糠和羊粪按比例复配,使沙土变成高产土壤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针对当地贫困户承受风险能力弱、设施农业管护经验少等实际,张锐和企业一起完善了“专家+农户+公司+合作社”全托管企业化运作模式,深受农民欢迎。6日上午,园区里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前来取经的“访惠聚”驻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张锐很高兴,耐心地给大家讲解沙漠中种植草莓等作物的技术。如今,园区在和田地区的示范作用初步显现。
结下民族团结情
2017年,张锐的妻子郝王红来和田探亲,在跟随张锐一起去民丰县看望他的维吾尔族结对亲戚时,郝王红深深地体会到了援疆干部肩头承担的责任。在张锐的鼓励下,已经退休的她毅然报名来到和田支教。自此,夫妻俩隔几个月就一同到距驻地300多公里的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哈达提坎村看望他们的亲戚。
结对亲戚家的小孙女阿迪莱·阿迪力和北京来的爷爷奶奶特别亲。阿迪莱告诉记者,去年8月,北京的爷爷奶奶利用休假时间带着她去了一趟北京。在北京旅游的每一天,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援疆期间,张锐先后被授予“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他动情地说:“和田不仅仅是我们夫妻俩援疆三年的家,更是我们永远都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我们愿意努力帮助和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