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7日 10:5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梁立华报道)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有一种植物顽强生长着,它叫红柳;有一个人在沙漠坚守了一辈子,他叫刘铭庭。
世界著名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退休干部刘铭庭扎根边疆60多年,精心研究和推广固沙植物红柳,为新疆荒漠化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要到新疆治沙。”7月20日,刘铭庭向记者谈起来新疆的初衷。
1959年,刘铭庭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科学考察队,进入沙漠寻找优良固沙植物。“考察中我看到一个沙丘上长满了红柳,与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叶子与别的红柳不同。”刘铭庭说,当时他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
随后,刘铭庭对这种红柳的分类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1978年,学术界正式将其命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之后,他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等5个新种。
1982年,流沙逼近策勒县,策勒县城面临第三次迁址的危险。刘铭庭和同事主动请缨,利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3年时间治沙15万亩,流沙前锋后退了4公里至5公里。之后,他又跑遍南疆多个县市推广种植红柳。
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首次设立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授予刘铭庭主持研究的红柳造林项目,刘铭庭也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奖28项。
多年治沙过程中,刘铭庭发现,寄生在红柳根部的大芸(又名肉苁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虽然肉苁蓉在中药上已使用了2000余年,但是从未进行过人工种植。
“如果人工种植成功,不仅能增收,还能提高农民种植红柳的积极性。”刘铭庭说,1985年,他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大芸。一年后,试种成功。
为了让更多群众学会人工种植红柳大芸,已经退休的刘铭庭不顾儿女反对,又和老伴储慧芳把“家”安在了于田县。
1997年,刘铭庭主持的红柳大芸人工繁育技术在于田县获得成功。2003年,他获得全国大芸种植的第一个发明专利,紧接着又成功研发出大芸“开沟播撒高产法”。
刘铭庭始终坚持无偿传授红柳大芸的种植技术,目前,刘铭庭已在和田地区推广种植红柳大芸数十万亩,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一亩大芸可收入4000元至8000元。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坚持下去。我要把一生奉献给新疆,奉献给治沙事业。”刘铭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