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家国记忆】三代石油人 一股奋斗劲

2019年08月24日 12:0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帕热扎提报道)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宣告了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克拉玛依油田自诞生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三代石油人努力奋斗的成果,很多油田家庭几代人都传承着石油事业,苏珍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石油家庭,她和外公、父亲的梦想一样,都是做一名“合格的石油人”。

  苏珍的外公李成修今年85岁,是响应国家号召,1960年从江苏来到新疆克拉玛依的“油一代”。

  “什么都没有,走到哪儿,帐篷就搭到哪儿。晚上睡下以后,一场大风,帐篷都吹走了,早上起来,嘴皮子都是一圈霜。”8月11日,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李成修老人的感触依然很深。

  李成修先后在克拉玛依炼油厂固井车间、蒸馏车间、厂容车间等多个车间工作,夏天顶着高温,冬天冒着严寒,东奔西跑,一直到1993年退休,才算安定下来。

  “全国的发展、克拉玛依的发展都令人欢欣鼓舞,现在国家富强了,克拉玛依也旧貌换新颜了。”每天,李成修总要抽时间出门遛弯,这座由他们一手在戈壁滩上建设起来的现代化新城,让他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苏珍的父亲叫苏全友,1981年从独山子石油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克拉玛依炼油厂工作,属于“油二代”。

  刚进厂时,苏全友被分配到蒸馏车间实习,李成修是蒸馏车间钳工班班长,自然而然成了苏全友的师傅。苏全友跟着师傅学操作技能,熟悉工艺流程,有空就会让师傅讲讲以前的事儿。耳濡目染中,老一代炼油人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在每一个岗位上恪尽职守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苏全友的血液里。

  “当时,蒸馏车间有两套加工量小、管线细、且自动化程度低的装置。每到冬天,就会出现管线里的油凝固冻结现象。为了保证管线畅通,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抱着蒸汽皮管子吹管线,以保证装置正常运行。”回忆以前,苏全友激动地说,“最长的一次我们一连干了两天两夜,直到设备操作正常为止。”

  改造装置试炼稠油、解决稠油对装置的腐蚀问题……一个个装置的改造升级,一项项难题的攻破,折射出像苏全友一样的油田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格。如今,苏全友调离蒸馏车间,但他总是怀念曾经一起努力工作的同事,怀念挚爱的事业。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可爱的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人的坚强、奉献和创造,催生了艾青的名篇《克拉玛依》。

  因为外公、父亲两代石油人,在炼油厂大院里长大的“油三代”苏珍,对石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与熟悉。

  2010年7月,毕业于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苏珍,来到她最熟悉的地方——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第二联合车间工作。

  小时候,苏珍对父亲记忆不深,因为他总是在厂里,一个多星期回一趟家是常事,苏珍就缠着外公外婆讲他们奋战戈壁找石油的故事。每当父亲回家,苏珍总会问父亲的工作环境、用什么样的装置,总想跟外公讲的比较一番。

  外公和父亲的教育,加上印象深刻的参观,苏珍在大学选择了化工专业,毕业后选择了回到炼油厂。现在,苏珍从事炼油加氢工艺工作,是为了让油品品质更高、更环保。

  “祖辈的奋斗,是听来的;父辈的奋斗,是看到的;我们自己,就是奋斗者。”苏珍说,“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你是咱们石油人的孩子,遇到困难要自己克服,不能娇气。上夜班,冬天出去检修,跟师傅出去爬30多米的高塔,看压力表,我们工作上的这点儿困难跟外公和父亲那会相比,不算什么,我们简直太幸福了。”

  在克拉玛依,有很多三代石油之家。“油一代”就像胡杨,扎根戈壁荒滩,艰苦奋战;“油二代”像沙漠中的风滚草,哪儿有石油就在哪儿安家;而年轻的“油三代”,就好比红柳,追随着祖辈父辈,继续在石油事业的开拓路上奋斗着。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