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疆广施惠民策 喀什地区告别土房迁新居民生大改善

2019年08月28日 12:01   来源:齐鲁晚报网

  “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这是写在位于喀什的山东援疆指挥部大楼外的两句话。

  喀什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精准扶贫,成为山东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九批援疆团队到达喀什后,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成为喀什群众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一排排崭新的红色砖房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安居富民房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白杨树掩映着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的水泥路,151套安居富民房整齐地布局在平坦美丽的乡村中。57岁的村民阿米娜·卡迪尔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树荫下,给院子里装着新洗手盆,笑容挂在脸上。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一下雨就漏,用的是旱厕,条件很差。”阿米娜·卡迪尔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山东援疆资金的帮助下,她住进了红砖水泥结构的新房,房间宽敞又明亮,“从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房子。”

  走进疏勒县塔孜洪乡19村,一栋栋整齐、漂亮的安居富民房也取代了过去低矮、阴暗、破旧的土房子,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新居美得很,没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快进屋坐一坐。”在村民阿卜来海提·图拉克家的安居富民房内,洁白的墙壁、整洁的房间、独立的客厅、干净的卫生间,家电一应俱全。“建这个房子我自己只花了2万块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要感谢东营援疆干部。”

  没住上新房前,阿卜来海提·图拉克一家四口和父母住在3间10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院墙墙皮斑驳脱落,院子里养着羊、牛、鸽子等。正房有一个大土炕,铺着一块毯子,全家人吃住都在这个炕上。客人来了也在这儿招待,既不卫生也不方便,由于缺乏水和卫生设施,全家人洗澡都成问题。“以前天气热了就跳到河里去洗澡。”阿卜来海提·图拉克说。

  搬进新房后,现在招待客人有专门的房间了,更重要的是屋内接上了自来水,有独立的卫生间,告别了臭味熏天的旱厕。今年,阿卜来海提·图拉克又盖了一间厨房,装上了炉灶和吸油烟机,下一步准备再把厨房装修一下。

  在喀什,像阿卜来海提·图拉克这样住进安居富民房的农民还有很多。山东援疆把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来抓。

  “新疆是地震高发区,安居房必须达到8级防震标准才算合格。”援疆干部、喀什地区住建局副局长牛效强说,在对口援建四县中,山东援疆大力支持安居富民房建设,每户补助标准为一万元,如果是贫困户则补助两万元。为了严把水泥、钢筋等建材质量关,山东援疆派出干部坚守工地,全过程进行监督,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提供了保障。

  安居富民房,让喀什地区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山东援疆在疏勒县人民医院创设中医门诊,当地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

  医疗援疆

  一份特殊的早餐

  喀什是贫困地区,也是结核病的高发区,结核病防控压力巨大。这也是导致当地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山东一直将结核病防治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在喀什开展结核病防治试点项目,以结核病防治为重点,加大南疆地区公共卫生推进力度,并使之成为最接地气的援疆工程,成为服务于南疆基层群众,改善民生、温暖民心的民生工程。

  坐标定位在济宁市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这里是结核病高发区。

  第九批援疆以来,山东援疆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仅从济宁市就选派3批共37名医疗专家支援当地结核病防治工作,投入1170万元,深入村镇开展结核病防治试点项目,同时投入援疆资金建立喀什地区肺科医院英吉沙分院。

  在英吉沙县苏盖提乡等地的卫生院里,自从山东在当地开展卫生援疆工作以来,每天早晨,结核病患者都能免费领到一份“营养早餐”,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

  一杯奶、一个馍、一个蛋,看似简单的一份早餐,对当地患有结核病的村民来说,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据了解,该地区人口居住分散,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利于管理,因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使得结核病防控较为艰难。

  而“营养早餐+集中服药”的管理模式,使这种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一份“营养早餐”,既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患者体质,又能让患者按时服药,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

  在山东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结核病防治体系,结核病实验室建设和检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药敏检测工作从一片空白到走在全新疆各地前列,耐药诊断由传统的3个月缩短至当天完成,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这其中,山东援疆医疗队伍做出了莫大贡献。

  山东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喀什地区卫健委副主任耿林介绍,山东援疆结核病防治试点项目创新摸索出了“普查+筛查”患者发现模式,帮助地方建立了“集中服药+营养早餐+指纹考勤”管理治疗模式,一方面引导患者按时服药,一方面增强患者体质,试点乡镇纳入规划管理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1.1%,比非试点乡镇高出10.8%。

  “山东模式为防治结核病建立了一条从发现到干预的完整闭合环路。我们的目标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目前高发态势的数据降下来。”耿林说。

  教育援疆

  改变命运的“内高班”

  教育改变命运。自从山东援疆老师到来后,新疆喀什地区的孩子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解读。

  山东援疆带来的不光是更大更明亮的教室、更好更先进的教学器材,还有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援疆放在对口支援的优先位置,不断加大理念、资金、项目、人才、智力等多方位援助力度。新一轮援疆以来,山东通过“组团式”教育援疆,探索尝试“托管”的创新管理方式,让喀什的学生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2017年的高考中,维吾尔族姑娘迪丽娜尔·米吉的高考成绩476分,高出新疆民考汉理科一本线93分。能够超出一本线近百分,这在麦盖提县实验中学还是头一遭。在该中学,由日照援疆教师负责管理的两个毕业班,当年高考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本科上线39人,同比翻了一番。

  这个成绩的取得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学生入校时最基本的数学、语文、外语知识都不太具备。如何快速提升边疆地区学生的成绩?山东援疆最初采取的是“送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就是把新疆最优秀的生源送到内地上高中,简称“内高班”,然后从内地抽掉业务骨干老师,去新疆教课。

  山东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崔升平说:“原来的那种方式,仅仅是把这一个班的,这一届或者是这一年的学生的升学率、分数提高了,但是当地教师的教育水平没上来,教研水平也没上来。”

  2014年8月起,山东尝试探索“组团式”人才援疆的新模式,从内地抽调多名优秀教师,组成一支教育团队,进行对口帮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和班主任,都由山东援疆教师兼任,从日常的教学培训,到一对一“传帮带”,再到整个学校的管理考核,也由山东援疆教师团队全面负责,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学成绩。

  日照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丁辉介绍,托管就是由山东的援疆老师接替学校的一些教育教学和管理任务,有针对性地找出学校当前的问题,集中力量攻克难关。以麦盖提县实验中学为例,该校从援疆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副校长、1名教务主任、1名德育主任组成学校管理“中轴线”,负责教学、教研和教师考核等工作;围绕这条纵线配齐级部主任、学科主任、班主任等,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打造“日照援疆实验班”。

  例如,2014年,10名来自日照的援疆老师来到日照市对口援疆的麦盖提县实验中学支教。和以往将援疆老师分散到各个班不同,这次学校随机选出两个班,10名老师全面承担这两个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三年后,当初的随机选择终于开花结果。这两个班级共82名毕业生,本科上线34人。而前一年,全校200多名汉语部的毕业生,只有1个人考上一本,17个人考上本科,改变非常明显。

  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以来,山东援疆指挥部不断深化“组团式”援疆等新路子,努力打造教育援疆的山东样板。组织山东优质中小学团队整体进入对口帮扶学校,全面托管教学、管理、科研、培训等环节,比如在喀什二中创办“山东援疆实验班”,在麦盖提县实验中学创办不出家门的“内高班”,实现由“输血式”到“造血式”援疆的深化提升,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山东援疆指挥部还利用援疆资金利息,设立鲁喀“山东援疆奖学金”,并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该奖学金对山东省对口援助的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中小学和地区直属的喀什二中、实验中学的优秀师生以及四县幼儿园的优秀教师进行评选表彰。盘活资金利息,用于当地教育事业,这一创新做法,也有望成为山东援疆新的品牌。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