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时评:景区建设要提高审美能力

2019年10月11日 10:2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日前报道了新疆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努力打造精品景区,在服务意识上注重提升舒心度,在工作细节上追求规范合理,尤其是一个细节描写吸引了笔者:广袤的喀拉峻景区干净得不可思议,但视线内却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因为垃圾桶都是地埋式的。

  凡是去过喀拉峻景区的人都知道,景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草原起伏有致、优雅迷人的线条。如果游客在放眼欣赏这大自然赠予的线条之美时,突然被眼前一个个垃圾桶截断,难免会感觉有些煞风景。而景区合理设置地埋式垃圾桶,在注重环保的同时,正是以一种富有审美意识的眼光和远见,开发和保护了这片美景。

  在很大程度上,旅游本身就是游客追寻美、享受美的过程,游客作为审美主体,一定会关注自己的审美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而景观作为审美客体,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能否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是否能保护好乃至创造出充分的美感。

  不久前,乐山大佛的修复工作在网络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这座著名的景观在修复后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仿佛开了美颜滤镜”。人文景观需要修复,自然无可厚非,而问题则是在修复中失掉了景观原有的美感,就犹如非要刮掉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铜锈而给其涂上金漆一样,不仅不美,反而俗气十足。

  如何在景区建设中避免这样煞风景的情况,网友们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意见:提高审美能力,至少也要构建与景区的美相匹配的审美能力,哪怕不能创造美,至少也要保护美。

  当然,审美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却不能慢慢等待下去。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两个有效工作抓手可以利用。其一,把美的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从规划到建设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参与,从发展理念到配套设施都要把审美功能考虑进去,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二,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美学素养,让游客与从业者互动式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中来。比如笔者在尉犁县遇到的一位民宿经营者,常带游客去沙漠里看星星,这一颇具浪漫色彩的举动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细究起来,就是他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且愿意帮助游客获得美的享受。

  发展旅游业,绝不意味着对景区或景观的简单利用,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和展示好新疆之美,是新疆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思路。我们只有会审美,才能保护美、创造美,进而持续不断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张蓓)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