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10:59 来源:新疆日报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现在讲究营养搭配,餐桌上的变化见证着时代变迁和生活越来越好。
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们5个兄弟姐妹说,新中国成立前,爷爷为了一大家子不被饿死,四处乞讨找活,受尽磨难。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家分上了土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爸爸和姑姑都背上书包进了学校。
记得40多年前,我不过几岁,早上吃的是玉米面糊糊,中午是玉米面混合饭,晚上是玉米面疙瘩。有一天,爸爸不知从哪儿找来1公斤白面,给全家改善生活。妈妈高兴地和面做面条,并分配二姐烧火、大哥抱柴,二哥挑水、大姐洗菜,一家人忙活得像过年一样。我站在高高的面案旁,愣愣地看着漂亮的妈妈,晃悠着两条大麻花辫子,几乎在用全身的力气擀面。等锅里的水开了,妈妈将切的粗细均匀的面条从案板上抓起来,抖一抖,然后下入锅中用筷子轻轻搅动。面条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咽着口水,端着自己的碗在锅边排队,盛上满满一碗,迫不及待地吃开了。爸爸妈妈看着我们吃饱后,在没有面条的面汤中泡入玉米面馍馍,才吃起来。我们5个孩子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心里别说多愧疚了,恨不能碗里再生出半碗面条来,倒入爸妈的碗中。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新月异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餐桌文化,丰富的菜品随处可见。“零食文化”风靡大街小巷,每一位70后、80后都无法忘怀小时候的零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满满的幸福感,还有一种难忘的情怀。
如今,餐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词”,在菜品不断丰富的同时,餐桌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职能。
现在,我们每次家庭聚会,爸爸妈妈看着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都会激动地说: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滴露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我们不能不感慨,我们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我们要永远传承爱党爱国的精神,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并要转化为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马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