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永远是年轻:新疆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张玉琳

2019年10月14日 09:36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 孙芳婷摄影报道)走进80多平方米的老屋,十几年前的装修泛着深浅不一的黄色。家里随处可见的老物件似乎将时间定格在了张玉琳奉献了所有青春的时间里。唯独摆在客厅显眼处的鲜花,色彩艳丽的花瓣上还留着水珠,这是两天前自治区团委、少工委的工作人员送来的。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这束鲜花和张玉琳时常别在胸前的少先队徽章代表着组织对她毕生工作的认可。

  眼前75岁高龄的老人仍有一头黑发,是染的,发际线与头顶略有稀疏的头发隐喻着流逝的光阴,烫卷的头发却显得年轻。

  “一辈子都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总让我充满活力,好像永远年轻。”有着十多年大队辅导员工作经历的张玉琳说,她将电视柜下的抽屉拉开,小心取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包裹着4本“自治区优秀辅导员”荣誉证书。

张玉琳的获奖证书

  少先队初印象:“我是榜样”

  张玉琳是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的退休教师,1980年——1994年一直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职,而在此前的16年班主任生涯中,她也一直身担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职责。

  张玉琳曾为许多新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孩子佩戴过红领巾,但回想起60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她印象依旧深刻。

  “我是三年级加入少先队的,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是在人民广场宣誓入队的。”张玉琳说,当知道自己可以加入少先队时,她一连兴奋了几天。

  “1955年,那时风靡社会的电影《祖国的花朵》中,小主人公们的胸前都飘扬着红领巾,我特别羡慕,在我心中,少先队是一个先进组织,而少先队员就是我们的榜样。”张玉琳说着,还哼起了电影中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张玉琳珍藏的老照片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正式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张玉琳非常珍惜这份荣誉,每天放学回到家中,她都会把红领巾洗干净,整齐叠放在枕边。与此同时,少先队员的身份也让她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也成为了‘榜样’,所以那时有什么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有什么劳动也都会抢着干,文艺演出、植树劳动……”张玉琳回忆,1957年,学校组织学生修建铁路路基,别人都是4人一组抬土,而张玉琳加入的由少先队员组成的突击队3人一组便能工作。

  “还是那话,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代表着我们是榜样,我们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是为了能兑现当初在队旗下作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的庄严承诺。”张玉琳说。

  辅导员初体验:“以爱为源”

  无论是担任教师还是辅导员工作,最让张玉琳骄傲的,是从未对学生说过一句“刺耳”的话。

  “对学生的教育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爱的教育、心的教育,尤其是辅导员,做学生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成为朋友,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张玉琳说。

  1964年,张玉琳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第一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同时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当时班里有个姓林的学生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身体不好但他特调皮,不写作业,不听课,总和老师对着干。”这着实让当时只有20岁的张玉琳费了不少心。

  “去他家里家访,我才知道他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总是用粗暴的方式去解决,所以他比较叛逆。”张玉琳说。

  谈心、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精心准备学习少年英雄的主题队日活动……张玉琳选择用更多“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孩子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同时也用自己的爱感化着学生。

  一天正在上课时,林同学突然发病,张玉琳背着孩子在土路上“飞奔”了近半小时,将孩子送到了和静县人民医院治疗。

  如今的张玉琳已记不清太多细节,只记得那天孩子真诚地说了声:“谢谢你,张老师。”

  那次事件之后,从前的“刺头”就像变了一个人,懂事、勤奋、团结同学。三年级下学期,这名同学也顺利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回首来时路:“有舍有得,无悔”

  除了藏在抽屉里的荣誉证书,在张玉琳家中,还有一沓老物件被她视如珍宝——400多张关于组织各类主题队日活动、文艺汇演、校运动会、入队仪式的老照片,从黑白到彩色,这些照片几乎成为了张玉琳的“工作笔记”。

  在和静县任教8年后,张玉琳因身体原因被调到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工作,并于1980年正式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职务。

  “非常繁杂,需要投入许多除了教学任务之外的精力,我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我的职责是让这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有益于社会,能够报效祖国的新一代。”张玉琳说。

  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占用了张玉琳大部分的精力,组织排练、进行实践活动等工作一般都是在学生放学之后进行。

  “那时候每天晚上10点下班是常态,但这也让我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彼此了解更多。”张玉琳说,直到现在,她和很多学生还保持着联系。

  “我都毕业工作了,但是遇到什么困扰还是会给张老师打电话,这是习惯,我总喜欢听听她的建议和想法,她对我来说亦师亦友。”张玉琳的学生罗建芳说。

  但精力毕竟有限,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张玉琳没能挤出太多时间照顾家庭。

  “刚开始挺不能理解的,我们每天都睡下了妈妈才回来,难得的休息日,她还会带学生回家为他们补习功课,我小时候觉得她对学生的关心比我还多。”张玉琳的儿子杨乐斗说,“直到长大了,看到逢年过节妈妈收到的问候与关心,我才开始慢慢理解她。”

  “的确,我的工作性质让许多事无法兼顾,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我看到孩子们都在为社会做着或大或小的贡献,我就觉得值。”张玉琳说。

  这是张玉琳的故事,也不仅仅是她的故事。根据自治区团委提供的数据,在新疆,有3580名像张玉琳一样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结带领少先队牢记初心使命,让红领巾更加鲜艳。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并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群团组织。1949年10月13日成立以来,少先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根据少年儿童时代特点,生动活泼地开展实践活动,培养了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全国约有6到14周岁少先队员1.3亿人。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