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山村里的新变化

——六师一〇五团驻地方村“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2019年10月17日 13:12   来源:兵团日报

  核心提示:路修好了,还安装了路灯;自来水管网铺设好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信号“飞入”牧民家,牧民们能听到广播、看上电视,还用上了手机;楼房建好了,还种上了一片片绿地;文化中心建起来了,还建起了室外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山村里的新变化说不完。六师一○五团驻呼图壁县雀尔沟镇霍斯铁热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入驻以来,满腔热情地为当地牧民们办好事、实事,用真心换真情,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赢得了牧民们的赞誉。

工作队队员连夜为霍斯铁热克村牧民家抢修自来水管网(资料图片)。张庆发 摄

  自入驻以来,六师一〇五团驻呼图壁县雀尔沟镇霍斯铁热克村“访惠聚”工作队访贫问苦、挖渠修路、铺设自来水管网、改善人居环境、架设通讯塔……点点滴滴的事情,温暖着霍斯铁热克村牧民们的心。

  把路修到家门口

  霍斯铁热克村坐落在天山脚下一个较为开阔的大山坳里,村里99%的人口都是哈萨克族,主要以放牧为生。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牧民们收入低,生活困难,霍斯铁热克村464户人家就有21户贫困户,一直是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几十年来,村里拿不出钱修建公共设施,山里无通讯设施,牧民们长期以来听不到广播、看不上电视,几乎与世隔绝。

  如何使牧民们脱贫增收,是“访惠聚”工作的重中之重。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大问题:一是道路不通的问题,二是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三是通讯不畅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我们是来自兵团的工作队,要牢固树立兵团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精神,为牧民们解决这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优异成绩向牧民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入驻初期,工作队队长王建江的话掷地有声。

  工作队队长的话就是动员令,工作队副队长翟新卫,工作队队员冯磊、文兴泉、刘文正、李金刚等个个精神饱满,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他们白天跋山涉水入户走访,晚上开会汇总情况。建台账、定措施,在刚入驻的3个多月里,大家几乎是连轴转,没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

  走访户最近的几公里,最远的近百公里。山路弯弯路难行,遇到能够勉强通车的路工作队队员们就坐车,遇到较窄的路就骑摩托车,遇到羊肠小道就骑马,遇到山崖就徒步攀爬……

  第一次入户走访,山高路远,工作队队员们第二天才返回驻地。回来后,大家立马围坐在一起召开了“诸葛亮”会,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焦点问题:山路难行。山里的牧民们走的都是崎岖山路,尤其是住在半山腰的牧民们,因路滑难行,十天半月出不了门。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工作队来干什么来了?就是为牧民们解决问题来了!路不通,是制约牧民们增收致富的最大瓶颈,要使大山里的牧民彻底摆脱贫困,我们就要以修路为突破口。”王建江说。

  修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工作队主动和霍斯铁热克村村委会召开了以修路为主题的联席会议,达成了共识。随后,工作队又与选派单位、雀尔沟镇、呼图壁县、昌吉回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联系,争取项目资金57万元,将霍斯铁热克村原来所有的土路都铺上了砂石料,路面实现了硬质化,大大方便了牧民生产生活。

  霍斯铁热克村牧民巴合特拜家住在半山腰,家门口有条水渠,为了一家人出行便利,他用木头搭了一座简易小桥,每到下雨天,小桥都会被水流冲垮。王建江得知情况后,主动动员工作队队员们筹集资金,在巴合特拜家门前的水渠上铺设了1.2米长的涵管,架起了砂石路面的小桥。从此,巴合特拜一家人出行不再难了。巴合特拜逢人便说:“工作队贾克斯(哈萨克语意:好)!王队长贾克斯!”

工作队队员入户走访时同牧民亲切交谈(资料图片)。张庆发 摄

  改善牧民生活条件

  “路上都是转场回来的牲畜留下的粪便,晴天,粪便干了,勉强能走;雨天,粪便变成了‘黄稀汤’,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遇到刮风天气,尘土夹杂着粪沫满天飞,整个村子臭气熏天。”这是工作队刚入驻时,刘文正对霍斯铁热克村环境面貌的印象。

  为了彻底改变霍斯铁热克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2017年开春,工作队积极协助霍斯铁热克村村委会研究制定了文明公约,禁止牧民散放牲畜。工作队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人员比较集中的机会,反复向牧民们讲解村文明公约,引导牧民们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随后,工作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在全村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

  工作队队员们带领牧民们一起动手清理粪便,用铁锨铲、用水冲,马路渐渐地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紧接着,工作队又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在霍斯铁热克村修建了整齐划一的养殖区,将所有牲畜都实行圈养,彻底改变了霍斯铁热克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

  “家里通上了自来水,用水可方便了,结束了几十年拉水吃的历史,我打心眼里感谢工作队的兄弟们。”霍斯铁热克村牧民买尔古丽说。

  没通自来水前,霍斯铁热克村牧民们一直在固定的取水点取水,水质基本没有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和检验,卫生得不到保证。工作队入驻的第一年,便在霍斯铁热克村铺设了自来水管网,让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保证了牧民们的用水安全。

  2017年入冬后,由于气温过低、水压过大,多处地下自来水管道爆裂,造成供水中断,牧民们只好跑到5公里以外的村子拉水,影响牧民正常生活。

  工作队队员立即会同村“两委”班子成员筹集了3万元维修资金,制定了抢修方案,并带领牧民们采取分点包干的办法,更换爆裂自来水管道。为了加快抢修进度,他们打着灯连夜进行抢修。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所有爆裂自来水管道都被更换,恢复了供水。

  信号“飞入”牧民家

  山里无通讯设施,看不上电视,听不到广播,手机成了摆设。半夜想家睡不着,想和家人视频聊天都做不到。刚入驻那会儿,工作队队员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不习惯。

  “现在是信息时代,没有通讯,就等于与外界失去了联络,可以说眼前是一抹黑。”刘文正说。

  “咱们才来几天呀就受不住了?牧民们长年累月住在大山里,他们就不着急?有困难,咱们想办法解决,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建江的一席话触动了工作队队员们的心,他们打起精神,立即召开会议、制定方案,又一次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队队员们兵分三路,一路到雀尔沟镇、一路到呼图壁县、一路到昌吉回族自治州,经过与通讯部门、电信部门和移动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三番五次的沟通交流,2018年,霍斯铁热克村终于架设了通讯塔。工作队又及时同呼图壁县电视台联系,为牧民家中安装了有线电视。从此,大山里的牧民们听到了广播,看上了电视,还用上了手机,结束了60多年大山里不通信号的历史。

  “当我得知家乡人能听到广播,看上电视,还可以使用手机时,心里万分激动。”在天津上内招班的热比古丽说,“假期我教会了父母使用手机,我们彼此想念的时候,就可以视频交流了。我非常感谢工作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生活所做的努力。”(李天星)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