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建议】以文旅融合助力新疆冬季旅游发展

2019年10月24日 11:1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杨芳

  新疆拥有特色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兴疆战略的引领下,多维度促进文旅融合,可考虑以产品打造、政策和技术保障、设施建设与资金支持为重要抓手,补齐冬季旅游短板,促进全年旅游平衡高速持续发展。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高速发展,2018年全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40.09%。2019年1月—9月接待游客超1.8亿人次,同比增长40.9%,发展势头良好。新疆拥有最为全面的旅游资源种类,拥有国家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97个。然而综合来看,新疆是旅游大区而并非旅游经济强区,特别是全年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新疆相比其他省份入冬时间偏早,季节性因素成为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升温冬季旅游,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平衡全年旅游发展,成为新疆旅游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8年3月,原国家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组建为文化旅游部,使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给旅游“加码”的同时也给文化“赋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文化资源的吸引力较少受限于季节气候影响,所以文旅融合为因自然环境制约产生淡季,但文化资源又十分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指明了方向。新疆拥有特色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兴疆战略的引领下,多维度促进文旅融合,可考虑以产品打造、政策和技术保障、设施建设与资金支持为重要抓手,补齐冬季旅游短板,促进全年旅游平衡高速持续发展。

  特色产品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吸引力所在。依托冬季特殊场景及社会文化资源,构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可以考虑集中开发以下几类旅游产品:

  一是开发博物馆旅游。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物部门,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输出者。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因地制宜将旅游体验项目与文化创意产品深度融合,例如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强化博物馆教育、欣赏及研究的主流功能,开展专业文博讲座、图书发布会、文博类小型读书会等活动,对特定群体开发研学类旅游产品,实现“为一座馆,赴一座城”的目的,充分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使命,彰显文化自信。

  二是挖掘特色饮食与民俗节庆潜力。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可将冬季冰雪资源与民俗节庆文化恰当结合。一方面,传统和新兴的节庆活动可创造出新的吸引力,如可采用“冰雪风情+地方节庆文化活动”的模式吸引节庆地及疆内游客;另一方面,可将民俗节庆与地方特色饮食结合,吸引更多疆外游客。同时,民俗活动既要有展示的成分,又要提供一定的情境,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体验。另外,可结合节庆活动的主题开展体育竞技项目,提升民俗活动的观赏性。

  三是拓展红色旅游。通过旅游的方式,重温红色故事,走访名人故居,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在加强革命文物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更要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今年夏季新疆开展了“70年,70景,新疆是个好地方”“70家旅行社70万游客共传红色火种”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冬季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更新主题。同时根据游客需求设置多元化的长短线路,并融入屯垦戍边精神、胡杨扎根精神及艰苦奋斗精神等,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

  四是推进特色康养医疗旅游。当下,休闲疗养的需求已从小众群体逐渐扩展。新疆一些地方已打造出冬季“冰雪+温泉疗养”的组合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市场热度较高。下一步,可将特色民宿、主题参与活动与冰雪养生产品结合,延长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还可以在室内打造康养泥浴、沙疗、矿物盐项目,活跃冬季旅游市场。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传统医学资源,面向中亚及俄罗斯客源推出医养旅游项目,升温冬季康养医疗旅游市场,增加淡季客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冰雪资源产品组合方面,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滑雪、观赏冰雕等活动,要融入体验元素,如针对家庭出游群体的冰雪活动参与项目,实现亲子功能的同时要打造独特的冰雪新疆符号;在室内室外实景歌舞表演方面,要植入地方文化符号,以舞台和剧情为载体,讲好文化故事,提升产品内涵;同时,纪念品承载了旅游记忆与地方依恋,可打造具有消费共鸣的伴手礼,提升旅游附加值,激起重游欲望。

  旅游基础设施是产品拓展的基石。在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背景下,不论是满足入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还是提升“新疆人游新疆”的品质,在全域旅游指导思想下,都需要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活动良好嫁接。由于冬季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安全保障工作尤为重要,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及时的智慧化服务平台,满足信息的推送和传达,做好事故的防范、预警及救援工作。

  酒香也怕巷子深。相较于夏秋自然资源的吸引力,新疆旅游冬春季的营销难度更为明显。当下,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优势明显,应充分加以运用。在泛营销方面,可利用网红推荐、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和自媒体方式推广,附加旅游APP、智慧窗口、小程序等配套服务;在精准营销方面,可与相关数据平台合作,采取系统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得出不同游客需求“画像”及消费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推广;同时,聚焦游客的反馈与评价,及时弥补产品不足,更新产品。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