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扶贫档案”背后的致富故事

【乡村振兴 · 小康路上】产业来引路 扶贫又扶志

2019年10月25日 11:2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 通讯员赵海琴报道)10月12日上午,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脱贫攻坚档案室,整齐划一的档案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县2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哪一个乡(镇)、村的,每一家户主的照片粘贴在档案最显眼的位置。不同的贫困家庭各有各的故事。记者从中选取几份档案,实地走访他们的家庭,了解如今发生的变化。

  热合木·马尔旦:

  想再做辆“山羊车”

  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热合木·马尔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利用县里的扶贫配套项目和家位于巴里坤湖景区附近的优势,几年时间就让日子变了样。

  进入10月,位于海子沿乡的巴里坤湖,碧波荡漾,绿草泛黄。热合木正牵着自家的“山羊车”拉着游客欣赏这怡人的风景。

  “自从巴里坤湖景区各项设施建好以后,来游玩的人很多,所以我就想到做一辆‘山羊车’供游客乘坐,生意还不错。近期,我打算再做一辆‘山羊车’。”热合木笑着说。

  “巴里坤湖太美了。”坐着热合木家“山羊车”游玩的湖南长沙游客罗桂英说。

  热合木的父母体弱多病,以前家里仅靠放牧维持5口人的生计。热合木说,定居后,打工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2015年至2016年,县里在巴里坤湖投资了1500多万元架设浮桥、围栏,修建了停车场、牧家乐餐饮区等基础设施,让热合木和周围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2017年,热合木利用扶贫贷款以每只13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两只山羊,做起了羊拉车的小生意,他的妻子高萨·马吾提则在景区开起了一家小商店。

  热合木说:“我妻子在景区出售奶疙瘩、酸奶、马奶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去年收入1万多元,加上我用‘山羊车’挣的钱,加起来有3万元。现在我们脱贫了,以后我和妻子还要开个牧家乐,挣更多的钱,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萨黑·卡尔木:

  巧手圆了脱贫梦

  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村民萨黑·卡尔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进萨黑家的院子,记者见到了正在给鸡喂饲料的萨黑的妻子萨乃·达列力。

  萨乃说,鸡舍里一共有30只鸡,都是今年萨尔乔克乡政府发放的扶贫鸡苗,政府不仅发放了鸡苗,还发放了饲料。

  2016年初,萨黑和其他235户村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根据县上出台的“十大专项”精准扶贫政策,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去年,萨黑一家收入2.49万元,人均收入达4980元。

  正说话时,县广播电视台干部郭学亮来到结对亲戚萨乃家,送来了崭新的电视机接收天线。

  郭学亮知道萨乃有打馕的手艺,就鼓励她在家门口经营烤馕,既能照顾到年幼的孩子,又能实现稳定增收。

  “我丈夫在外地打工,我在开商店的同时还能打馕,一个月可以挣1000多元。”萨乃高兴地说,“现在日子好了。只要人不懒,生活就会越来越红火。”

  胡安拜克·喀热木:

  “我要努力干下去”

  “去年,我家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今年收入还要多。”胡安拜克·喀热木和两名帮扶干部正算着今年的增收账。

  奎苏镇三十户村村民胡安拜克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几年前,他的妻子上山放牧时,不慎掉入山沟,离他而去。此后,胡安拜克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无心干活,家里仅有的两只羊饿死也不管,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奎苏镇党委决定对胡安拜克的扶贫先从扶志入手,并确定由镇党委副书记钱斌、镇林管站站长穆学祖具体帮扶。钱斌和穆学祖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胡安拜克居住30多年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屋顶垮塌,现已无法居住,只能借住在哥嫂家。

  胡安拜克的情况完全符合县上为贫困户修建标准安居房的扶贫政策,去年5月,两位干部经过协调,帮助胡安拜克新建了一套60平方米的安居房,并自掏腰包为胡安拜克购买了家具以及2吨过冬燃煤和热水锅炉,在他搬进新房后还经常登门慰问,激励他树立脱贫的信心。

  在钱斌和穆学祖的不懈努力下,胡安拜克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强烈的致富愿望。

  钱斌和穆学祖不但为胡安拜克争取了每月收入1000元的林木管护员公益岗位,而且还教他养鸡、种植蔬菜。通过一年的“造血”帮扶,胡安拜克手里有了钱。他说:“现在工资也有呢,新房子住上了,我要努力干下去!”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