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为了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兵团检察院驻三师五十一团十连“访惠聚”工作队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

2019年10月31日 11:59   来源:兵团日报

  核心提示:入驻南疆基层连队开展“访惠聚”工作以来,兵团检察院驻三师五十一团十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白天入户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夜晚加紧学习研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找寻帮助群众脱贫增收的良策。他们与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及五十一团有关部门、连队“两委”积极沟通协调,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将助力当地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诸多办法付诸实施。

  工作队队长郭瑞民(右)在棉田查看棉花长势,并对种植户进行田管技术指导(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 禚艺 摄

  这些天,三师五十一团十连群众艾尼·肉苏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科学管理就是不一样!和年初郭书记算的一样,每亩增产50公斤一点问题也没有。”艾尼·肉苏力乐呵呵地说。

  艾尼·肉苏力对来年的生活充满了期盼。今年,采收完棉花后,他将和十连20余名群众一起,根据工作队建议,将棉田改造成果园,种植美国杏梨树,并通过套种甜瓜和胡萝卜追求更高的收益。“郭书记给我们算过账,我们相信以后的收入会比现在翻5倍。”艾尼·肉苏力说。

  艾尼·肉苏力口中的“郭书记”是兵团检察院驻三师五十一团十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十连第一书记郭瑞民。入驻南疆基层连队开展“访惠聚”工作以来,郭瑞民和工作队队员白天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夜晚加紧学习研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找寻帮助群众脱贫增收的良策。他们与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及五十一团有关部门、连队“两委”积极沟通协调,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将助力当地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诸多办法付诸实施。

  一笔一笔为群众细算经济账

  “每个棉桃产籽棉5克左右,一亩棉田常规有1万株棉株,每株上的棉桃达到8个到9个,籽棉单产就能够超过400公斤。”下到棉田,选几个点,看一下长势,数一下棉桃,一会儿时间,郭瑞民就能对这块棉田进行较为精准的测产。

  寸头、皮肤黝黑,身着迷彩服弯腰在棉田里数棉桃的郭瑞民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有着多年植棉经验,享受到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红利而干劲十足的连队职工。

  聊生产时,郭瑞民对棉花生长过程中所需精细化田管的了解程度,很快就能让植棉群众对他产生信赖感,许多群众都认为郭瑞民有着多年积累的植棉经验。

  其实,2年前,还没有投身“访惠聚”工作的郭瑞民,长期在兵团检察院从事检察技术信息化方面的工作。那时候,他与连队农业生产基本没有交集。

  “说再多增产增收的道理,不如把经济账给群众算清楚!想要算清楚,我们自己首先得懂。”郭瑞民笑着说道。

  五十一团是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也是兵团4个深度贫困团场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启程赴十连之前,郭瑞民详细了解了五十一团的基本情况,心里有了底。

  驻村不到100天的时间里,郭瑞民就和工作队队员走遍了十连555户群众的庭院,详细了解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十连85%的群众主要经济来源是耕种土地,人多地少是连队无法回避的问题。工作队认为,攻克这个难题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升农产品品质,从而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二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彻底解决群众收入低的现状。

  入户走访时坐在葡萄架下谈心,群众来办事时腾出时间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工作队利用一切与群众交流的机会,向群众讲述科技种田的必要性;升国旗时宣讲、邀请塔里木大学老师及三师农科所农业专家前来授课……采取多种方式对群众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起初,效果不理想。宣讲和授课时,往往场面热闹,但到了实际开展田管工作时,绝大多数群众依然我行我素,对工作队推广的农业种植技术置若罔闻。

  “群众不接受,应该是工作方式上出了问题。”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在与群众一次次的深入交流中,工作队终于找到了解开这个难题的“钥匙”:结合具体事例,给群众算经济账。

  郭瑞民带着工作队队员跟着塔里木大学老师、三师农科所农业专家学科学田管,结合群众增产增收学算账。一段时间以后,种植棉花、红枣、苹果等,一亩地物化成本有哪些,多少产量能带来多少收入,提升品质能够提高多少售价……大家如数家珍。

  一笔一笔为群众细算经济账,运用新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工作队提升土地产出效益方面的工作高效推进,诸多科学种植方法在十连群众的田地里逐步得到推广运用。“先说服头脑相对灵活的群众,再结合这些成功范例,通过算账的方式说服其他群众运用先进种植技术。”郭瑞民说。

  今年,工作队依托从塔里木大学和三师农科所争取到的技术支持,在十连建设棉花高产示范田50亩,直接带动6户群众将籽棉单产从往年的350公斤提升到400公斤以上,激励更多群众尝试运用新技术种田;联系阿克苏市等地的果品收购商,在十连开展订单种植,该连群众种植盛果期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美国杏梨树170亩。

  工作队组织十连群众开展庆元旦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并为困难群众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资料图片)。龙瑞刚 摄

  一户一策帮助大家铺就自强路

  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工作队坚持一户一策,全力攻难中之难,克坚中之坚。

  “工作队让我们全家再次燃起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10月27日,正在卖水果的十连贫困户买海提艾力·吐地说。

  今年春天,作为家中经济支柱的买海提艾力·吐地因患高血压卧床,一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工作队得知情况后上门探望,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困难。得知他的妻子姑孙·吐孙擅长制作面肺子(一种维吾尔族特色小吃,以羊内脏为原料)后,工作队当天就购买了一些羊内脏送给姑孙·吐孙,请她进行烹饪。

  品尝了姑孙·吐孙制作的面肺子,工作队队员认为她完全能够在集市上摆摊增收。大家鼓励她摆摊做生意,并支付给她200元餐费。平生第一次凭借手艺挣到了钱,姑孙·吐孙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姑孙·吐孙凭借厨艺使一家人渡过了难关。近期,买海提艾力·吐地身体康复,干起老本行卖水果。姑孙·吐孙也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成为连队的一名护林员,每月有了1500元的工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工作队引导十连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全力帮助大家铺就自强路,树立依靠勤劳双手才能点亮人生的观念。

  3月至6月间,工作队队员到十连困难群众亚生·马木提家走访了7次。

  亚生·马木提的妻子因病瘫痪,夫妇俩与离异的女儿及两个小外孙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活。他们的女儿阿孜姑·亚生只有32岁,工作队在3月初为她联系好了公益性岗位,在连队做清洁工,但她总以要照顾老人、孩子为由不去上班。

  6月上旬的一天,郭瑞民邀请多名连队群众一同去探望亚生·马木提一家,并为大家讲述“低保是党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并引导大家开展讨论。最终,阿孜姑·亚生的思想有了转变,开始认真踏实地在岗位上工作。

  十连残疾人的民生福祉,一直是工作队的牵挂,大家格外关心特殊困难群体。

  十连群众合比尔·司来曼肢体患有残疾,生活困难。为了帮助他获得一技之长,工作队队员花费了很大的心血。近期,受到山东卫视播出的《百姓大舞台,有梦你就来》一期节目启发,工作队队员带着合比尔·司来曼找寻民间歌唱艺人学唱歌,希望他能够通过唱歌实现增收。“郭书记说得对,靠低保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要有一技之长。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合比尔·司来曼说。

  工作队有两个心愿,希望土地能够产出更高收益,让困难群众一个不落地实现脱贫增收;希望十连特色林果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防止群众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郭瑞民说,高效农业发展得好,发展深加工、物流、仓储等产业就有了依托,旅游业也能够蓬勃开展起来,这样就能长远地解决群众增收问题,带动大家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为了美好愿景早日实现,工作队正全力以赴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部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兵团日报记者禚艺)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