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四重逻辑

2019年11月14日 11:06   来源:新疆日报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宪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新时代以来党的制度体系建设,是深刻把握无产阶级政党治理规律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政党治理智慧的汲取和运用,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

  第一,理论逻辑:无产阶级政党治理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无产阶级政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勇于面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积极探索政党治理的规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治理的新路子,开拓了无产阶级政党治理的新视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的基本原理与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国家经济政治相结合,适应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大系统的时代要求,在“管党治党”方面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政党治理的新路,而“制度治党”则是中国特色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的基本经验总结。从政党治理的主体、政党治理的客体、政党治理的内容等政党治理理论的若干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释并实践的政党治理逻辑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政党治理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把握政党治理的规律和发展脉络,就能从理论根源上溯清理论产生、发展、创新的谱系,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历史逻辑:“制度治党”的历史经验借鉴与时代主题。马克思和列宁初步的关于政党治理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治理的理论,并创造性地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认为加入党组织,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党的纪律,“严格地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邓小平主张用制度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江泽民认为,“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胡锦涛提出“反腐倡廉建设”,把完善制度作为重要举措之一,提出“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彰显了党在探索从严治党方面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安排、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要素,“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其成为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包括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的可执行性、提高党员的制度意识等。

  第三,实践逻辑: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在顶层设计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新建的新建,让党内政治生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以“1+4”为基本框架,党中央在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制度、党的监督保障制度方面出台一系列法规,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统领,涵盖“准则”“条例”“规则”“细则”“办法”“规定”诸类别的制度体系。在提升制度的可执行性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更加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更加注重务实管用。比如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有160余条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制度的新举措,这些措施有的属于刚性的纪律要求,有些是针对性强的具体、规范性的要求,有的是方向性的宣示、引领性的号召,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要求,为全体党员划出了“红线”“黄线”和“高压线”,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提高党员制度意识方面,在全党形成了尊崇制度,按照党章、准则、条例、规章等办事的意识,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对知晓制度、维护制度、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党内形成良好的“制度治党”氛围,为党内政治生态奠定良好的基础。党内人人崇尚制度、个个遵守制度,就能有效破解所谓“潜规则”的难题,使制度“显性化”,增强制度执行的透明度。

  第四,价值逻辑:新时代新使命迈向新征程的战略考量。新时代构建党领导的制度体系不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修修补补,而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党的新使命的战略考量。首先,它是从国家未来发展层面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战略重塑,从党的建设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制度治党的各个要素谋划未来。其次,它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点睛”之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制度治党就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最后,制度治党是世界政党建设史特别是共产党自身建设史上的一个典范。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