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绵延40年的姐妹情

2019年12月01日 11:0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巴州记者站张慧疆 通讯员王洋报道)40年前,18岁的朱金梅从河南来到若羌县,得到了古丽巴哈尔·克热木一家人的帮助。40年来,朱金梅始终感念古丽巴哈尔的“滴水之恩”,两家人情谊深厚,亲如一家。

  1979年1月,朱金梅高中毕业后从河南来到若羌县铁干里克镇亚喀吾斯塘村,投奔久未联系的亲戚。

  “到了村里后得知,亲戚已离开村子,并且没有联系方式,我急得一个劲哭。”11月26日,朱金梅回忆当时的情景,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连吃饭的钱也花完了,陌生的环境让她很无助。

  了解到朱金梅的情况后,古丽巴哈尔主动把她请到家里,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并拿出自己结婚时陪嫁的新被褥让她住在家里。

  “妹子,先别着急,只要我家里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挨饿。”朱金梅被古丽巴哈尔的这句话深深感动,决定先安顿下来再慢慢寻找亲戚。

  没过多久,古丽巴哈尔又帮助朱金梅将户口落在了村里,还向大队申请给她分了土地,手把手教她使用坎土曼,帮助她打田埂、种麦子、种玉米,就像亲姐姐一样关心她。

  看着手脚勤快、吃苦耐劳的朱金梅,古丽巴哈尔又担心她一个人在这里生活会孤单,还当起了“红娘”,将她介绍给同村一个小伙子。

  古丽巴哈尔说:“朱金梅叫我姐姐,我们就是亲姐妹,就是一家人,帮妹妹解决困难是做姐姐的本分。”

  2002年,若羌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古丽巴哈尔家积极响应,丈夫还专门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古丽巴哈尔鼓励朱金梅也种植红枣,并手把手教她种植管理技术。

  2003年,古丽巴哈尔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女儿乔力潘考上了新疆农业大学。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凑不出乔力潘的学费。

  “乔力潘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和自己孩子一样,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太可惜了,学费我来想办法!”得知这个消息后,朱金梅跑到姐姐家说。

  朱金梅和丈夫商量后,把当时家里唯一的耕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凑齐了乔力潘的学费。乔力潘说:“朱妈妈对我可好了,我上大学的学习用品和衣服大都是她买的。”

  如今,已在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乔力潘有了幸福的小家、可爱的孩子,但她常去朱金梅家帮忙做家务、干农活,特别是逢年过节做了好吃的总是不忘给朱金梅家送去一份。

  “朱妈妈和我母亲比亲姐妹还亲,我们两家人就像一家人,父母们的情谊我们会代代延续下去。”乔力潘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