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 11:03 来源:新疆日报
编者按
本报联合新疆广播电视台、全区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发起“情暖2020”——脱贫攻坚融媒体公益助农活动,全景式展示各地扶贫开发的工作成果、亮点和经验探索。今日,请随记者的脚步来到有“全国名特优经济林巴旦木之乡”美誉的莎车县,看一看巴旦木是如何托起了阿热勒乡桑霍依拉村村民的脱贫致富梦;一起探究脱贫达人图尔荪 · 麦麦提为何仅用两年就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悦报道)12月5日早上,随着太阳的升高,笼罩在莎车县阿热勒乡桑霍依拉村的薄雾渐渐散去,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干活。
目送妻子跟着村里的汉族大姐说笑着去村办工厂分拣红枣,望着大门外宽敞干净的水泥路面和自家敞亮整洁的小院,图尔荪 · 麦麦提黑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党的政策好,工作队帮扶多,我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从过去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到今年成为农机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一说起近两年的变化,图尔荪就乐得合不拢嘴。
“我家种了5亩巴旦木、3亩核桃,以前是靠天吃饭,果树产量低,一亩地纯收入不足500元。我没什么技术,出去打工也挣不到多少钱,老婆经常生病干不了活……”图尔荪一度十分迷茫。
“两年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郭江多次找我谈话,耐心帮我分析贫困的原因。在他的引导下,我认识到自己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不懂技术。于是我就去村委会夜校学技术,郭书记还经常到我家里来教我。”图尔荪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大,掌握了不少建筑方面的知识和种植技术。
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图尔荪很快就尝到了甜头。2018年,因为懂技术,他成了工地带工领队,打工期间月工资从当初的七八百元一下就提高到五六千元;通过精心打理果园,家里一亩地纯收入达到了1500元。
2019年,图尔荪的信心更足了。初夏时节,工作队争取到了收割机等9台机械设备和32台配套设施,开始实施农机合作社项目。在村干部及工作队支持下,他通过村民选举成为村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带领村里12个村民,共筹集了18万元,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从夏天忙到12月初,农机合作社已有了30万元收入,预计明年初,社员们人均能有数万元分红。
“算上合作社分红、果园和我们全家打工的收入,今年我家预计收入超过5万元。”图尔荪说,正是掌握了技术,才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我18岁的儿子刚从技校毕业,明年村里搞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儿子所学的厨师专业就有施展空间了。全家人都忙起来,明年的日子会更红火!”图尔荪对未来信心满满。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