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年货大数据,盘点今年有哪些新亮点新变化?

2020年01月21日 13:08   来源:新华社

  春节将至人们线上线下购买年货的氛围浓厚起来。今年的年货消费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通过梳理阿里巴巴集团、京东、亚马逊等披露的相关大数据报告,以及线下商超的情况,记者带您一起来盘点这些“买买买”的新变化。

  亮点一:送菜上门、网购“半成品”年夜饭成风尚

  “今年总算不用自己准备年夜饭了,网购的半成品年夜饭足足有17道菜,鸡鸭鱼肉摆满了一桌,还送了窗花对联,够喜庆,就等年三十那天开伙了。”一位消费者购买“半成品”年夜饭菜后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这并非孤例,据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购买半成品菜在天猫已经成为消费新趋势,单在年货节促销期间就已卖出80万道半成品菜。

  数据显示,网购“半成品”年夜饭,已经成为江浙沪包邮区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这一新趋势也带动了天猫半成品菜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过16倍。与此同时,不少老年人也一改此前过年囤菜的习惯,开始学会使用手机网上订菜,让新鲜蔬菜送上门,这一比例在阿里平台上同比去年增长了172%。

  京东到家发布的《2019年中国年货消费报告》则显示,“悦己型消费”正在引领年货网购新趋势。70后、80后依旧是线上囤年货的主力军,消费金额占比接近8成。果蔬生鲜、零食饮料成为90后最爱年货。

  亮点二:科技年货走进乡村 年货变迁折射消费升级

  临近春节,浙江省苍南县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农村淘宝的生意也格外忙碌,“今年买电子产品的特别多。”苍南县农村淘宝的负责人说,现在都流行给家里添置些“科技年货”,“价格不贵,小孩也喜欢,也赶得上人工智能高科技的潮流。”

  据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13日年货节开幕当天,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来自农村地区的成交量增长了400多倍。另据亚马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跨境消费方面,更多的非一线城市及地区表现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4%,持续高于全国和城镇增速,农村消费者对时尚品质、绿色智能等消费升级类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数码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春节采购的“重头戏”,智能硬件也成为新晋“年货网红”。

  亮点三:猪年元素商品线上线下热销

  猪年春节将近,记者走访杭州的部分商场、超市发现,以生肖猪为造型或点缀的商品、黄金饰品、毛绒玩具、春联福字、台历挂件在节前市场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这些融入猪年元素的商品一上市就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

  一位银泰百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融入猪年元素的商品和包装很畅销。义乌小商品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年货采购经验,义乌市场经营户提前备货,早在去年9月,就有猪年元素产品出现在市场。猪年元素的各类产品都销售良好,其中玩偶更受采购商喜爱。

  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年第一天,小猪佩奇旗舰店一天就售出佩奇衍生品3.7万件。近一个月,带有小猪佩奇的儿童旗袍的购买量也增加了近两倍。

  亮点四:“美丽”消费热度高 “老字号”产品卖得俏

  亲戚团圆、同学聚会、过节相亲,各种需要“见人”的事情应接不暇,此时,即便不求“艳压群芳”,至少希望“人见人夸”。因此,不少人早早选择了医疗美容服务,期望在春节前以最快的速度提升“颜值”。

  阿里健康提供的一组数据形象地描绘了60后至90后的消费热点:90后赶着在年前瘦脸;80后忙着采购精美的健康礼盒;而想甩掉“中年油腻”标签的60后、70后,则消费了较多的运动补剂以及膳食纤维餐等产品。

  此外,滋补保健礼盒的销售数据显示,女性消费群体购买的占比较高,65%的健康礼盒都被她们买走,而90后则是最钟爱同仁堂、胡庆余堂、东阿阿胶等老字号产品。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