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3日 19:32 来源:克孜勒苏日报
阿依夏木古丽·托合提是阿湖乡光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去乡里的就业创业基地土布厂就业前,一家四口靠丈夫零散务工的微薄收入和种地生活,日子过得很困难。自从乡里建起就业创业基地,她和姐妹们一起报名进工厂上班,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不耽误照顾孩子,她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光明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4户1243人,如何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是摆在我们眼前最大的难题。我们从引导富余劳动力就业着手,就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但能增收还能掌握一项技能。”村第一书记、州委网信办工作队队长说道。
光明村依托阿湖乡就业创业基地卫星工厂、托万买里村手工编织就业中心实现就近就业60人,其中贫困户40多人,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
引导富余劳动力就业是工作队对症施策“拔穷根”的其中一剂良药,除依靠外界助力,还在提升村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树典型、鼓心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让村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踏实。
此外,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发现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很多,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村民肉苏力·玉苏甫有十几年的果蔬种植经验。工作队将他作为典型,带着村民向他取经。很多村民在肉苏力家看到各种果子挂满枝头,就跃跃欲试想在自家院子里也种上果树,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发展庭院经济。
“我们就是要当好村民脱贫致富路上的引路人。下一步,将持续引导村民自选式、菜单式发展庭院经济,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村第一书记、州委网信办工作队队长信心满满地说。(李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