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守护儿童心理健康,家长情绪镇定很重要

2020年02月14日 09:11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任春香报道)抗疫时期,家长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守护儿童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专家提示,家长要保持自身情绪镇定,不要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要传递正能量,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张莉从事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已经11年了,2月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儿童心理防护,她提出了建议。

  孩子是特殊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孩子们这个假期不能像往年一样,走亲访友聚会,临近开学也不能按时到校和老师同学们学习玩耍,“宅”在家里又没有小伙伴,孩子们可能会好奇,会易怒。另一方面,家长们因担心孩子而感到焦虑,并可能限制孩子的部分活动,这种过度的紧张气氛也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恐惧或焦虑。

  张莉介绍,在危机事件中,儿童青少年心理相比成年人更脆弱。在此次特殊时期,儿童可能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比如食欲不振、噩梦、胸闷、头晕乏力等生理反应,害怕、恐慌、担心、生气、烦躁、发脾气等心理反应。

  对此,她建议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变化,及时进行积极引导,做好儿童心理防护。

  要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和孩子一起正确戴摘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不聚会、不扎堆,引导孩子以理性、宽容的心态看待疫情,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习关爱他人,做淡定自如、正确面对疫情的父母。

  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为开学做准备。宅在家里也是一个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加强亲子联结的机会,不妨和孩子做一些亲子家庭活动。了解孩子合理娱乐需求,和孩子一起讨论建立规则,比如,规定作息时间,每天玩多长时间手机等,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制定生活作息表,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制定小目标,劳逸结合,安排小奖励,鼓励他们更有兴趣、更有信心完成每日安排。

  避免信息量过大导致的心理负担。请如实告诉孩子疫情,但要注意情绪和方式,尽量保持镇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话语讲给孩子听,传递正能量;对于年龄大的孩子,要引导孩子合理接受信息,不要过度关注,要让孩子有信心。

  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请耐心倾听孩子、了解孩子,此时出现的紧张恐惧情绪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退,这并不说明我们胆小,不要因为这些不舒适的感受而过于害怕和不接纳,从而导致紧张情绪的恶性循环。

  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被疫情打乱计划,孩子难免失望,家长给孩子积极关注,让孩子在困难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让孩子心怀感恩。

  “防护儿童心理健康,家长镇定的情绪非常重要。”张莉说,“3岁以下的幼儿,虽然对疫情没有认知,但家长的情绪却会影响他们;3-7岁的幼儿,因认知有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简单通俗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传递正能量;7-12岁的儿童有一定接受和理解能力,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接受信息,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活动转移注意力,一起看一部电影、读一个故事、做一顿美食、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一起做家务,实现自我提升。”

  张莉建议,当孩子生物节律发生明显改变,如:行为幼稚、睡眠失调、噩梦、饮食异常、情绪波动明显、抑郁或者焦虑、猜疑心加重等时,则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