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5日 11:3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晁瑾 袁蕾 刘东莱 于梦冉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新疆共派出3批386名“白衣战士”组成医疗队飞越2700公里,从天山脚下来到江城武汉。这场战疫没有旁观者,除了那一袭袭白衣不顾危险向前奔跑,还有无数个贴心的“后援团”,为前方的“战士”提供医疗、生活物资、心理健康服务等支持和关心帮助,汇聚成守望相助的强大力量。
全方位关心关爱 共筑坚强后盾
“虽然新疆的医疗物资当时比较紧缺,但必须充分保证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防护安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于爱平说,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给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送去关心关爱。
在保证医疗队物资供应的基础上,1月31日,自治区财政向首批医疗队紧急拨付100万元,加强医疗队救治工作的资金保障。同时,按相关要求,明确了对不同风险级别参与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补助,一些保险公司也免费为医疗队队员提供了专属保险保障。
各医疗队都有专人组成的后勤保障组,充分做好医疗队物资、后勤生活方面的保障。各医疗单位与派出队员的家属随时保持联系,动员志愿者帮助解决队员家属生活中的困难,让医疗队队员心无旁骛地救治患者。
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积极发挥精神卫生专业医院的特殊作用,为新疆医疗队队员提供全天候心理健康保障服务。他们安排专人通过专线和网络平台等方式,对一些队员出现的心理应激、情绪压力等给予一对一咨询服务。
“这些都为保证他们能有饱满的热情投入战‘疫’。”于爱平说,目前,三支医疗队设备、防护用品、治疗药品均暂无重大缺口。下一步将加大采购储备力度,进一步改善前方医疗队队员工作生活条件,让家乡人民放心。
涓流成海各方支援爱心汇聚
连日来,新疆不少爱心企业、个人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关心与支持。
由于收治患者较多,在新疆第一批医疗队的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即将告急时,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新疆医疗队捐赠了紧急采购的总价值100多万元的急需医疗物资。
让医疗队最为感动的是,第一批医疗队1月28日到达,29日就接到了爱心人士李先生送来的900只N95口罩,31日他又送来200件防护服,2月1日送来100个护目镜……
如此重要的保障物资源源不断抵达,让一线医疗队员们感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记者拨通了李先生的电话,疫情发生后他看到新疆的医务人员冲向一线,他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于是立即动用了朋友圈里所有能找到防护物资的资源,自费购买后,让武汉的朋友送给医疗队。李先生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他说:“就说新疆人吧!其实我就想让咱们新疆的‘白衣战士’能安心战斗,平安回家!”
温暖的“后援团”给予最有力量的爱
抗击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是主力军,他们在武汉的衣食住行,也有一支温暖的“后援团”在全力保障。
“来到武汉的每一天,我们医护人员都被感动和温暖包围着,这让我们更有干劲。”第二批医疗队领队陈晖说。
2月14日13时50分,隋杰的车停在了武汉市东西湖区华美达酒店门口,他打开车门,和同事搬下三台洗衣机。前些日子,防护面罩、新鲜的羊肉、香喷喷的抓饭、成人纸尿裤等物资纷纷出现在新疆医疗队的各个驻地,它们来自于在湖北居住的新疆人。
当从新闻中看到新疆连续派出三批医疗队援助湖北时,很多在湖北工作生活的新疆人坐不住了。
25岁的小伙儿吾买尔江·加拉吾丁是生活在武汉的新疆人,他在武汉大学读本科的同时还开了一家公司销售牛羊肉和馕。得知家乡的医疗队来了,他赶紧加入了微信后援团。为了让医护人员们能吃上家乡饭,他宰了两只羊,驱车30公里送到了第一批医疗队驻地。
清炖羊肉、辣子肉、抓饭……2月13日晚,这顿家乡饭,一解队员们的乡愁,让他们短暂忘却了脸上的勒痕,队员们纷纷拍下这顿晚餐在朋友圈里分享温暖。
武汉国企职工何炜嘉说,他们组织成立了一个“武汉新疆医疗队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里有餐厅老板、公司职员、企业高管、旅行社经理、自由职业者……但在这里,所有的身份都归为一个——情牵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新疆人。
何炜嘉说:“我们和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对接,按他们的需求尽最大可能提供物资,每个人都在倾尽全力,但都不留名,捐赠统一落款为‘湖北省新疆人同乡会’。”3台洗衣机的购买和配送,志愿者们花了3天时间。张飞在经政府批准的志愿者车队服务,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拉着捐赠物资一趟趟往返于取货地点和新疆医疗队驻地之间。
每天,志愿者们都在微信群里从早到晚讨论、落实着每一个细节:洗衣机不仅要容量大,还要质量好;水果每次供应要量少多送;医用口罩一定要严格达到标准……13日,要向医疗队提供102份抓饭,负责做饭及配送的“90后”新疆餐厅老板沙依甫拉木·吐热合买提在微信群里,认真地对准备一起配送的隋杰说:“我可以等你到18点10分,然后必须出发,不然抓饭就凉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志愿者还在不断加入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