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0日 10:12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每年进口软件总值1.3万亿元人民币,说明软件的短板非常明显。”4月18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举办的“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表示。她直言,目前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短板弱项。当下正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要做好软件支撑工作,不断实施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的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领域,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面向实体经济应用的演进升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表示,软件无处不在、软件基础设施化正是这一新阶段的基本特点。软件自身已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平台方式为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提供基础性能力和运行支撑。
而工业智能软件是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绍,按照国家软件重大工程的规划,在基础软硬件方面,我国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着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软件化,加快推广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工业互联网要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作为攻坚目标,实现工业技术软件化。而工业互联网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平台可以作为工业软件的一个载体,实现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倪光南建议。
融合是座谈会上的高频词。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工业软件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语言”,即工业软件及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缺乏基础共性和行业通用的体系,零散不成体系,无法聚合动能。“当前工业互联网参与者主要还是IT、互联网公司,以及少数工业企业的IT部门。IT及互联网公司没有工业技术,需要从业务中学习工业技术后再开发工业应用,效率低、效果差,广大工业企业,以及其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未能广泛积极参与进来。而大型工业企业恰恰是工业应用软件攻关的主力军。”李义章说。
因此,他建议,产学研商要深度合作,推动共享和融合,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可复用的知识服务,可变现的市场机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同样表示,专家学者、工业企业代表等要深入研讨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提炼共性技术,打造开发者社区,构建更加集约的生态。
杨宇燕表示,要补工业软件的短板,今后需要解决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开发出好的通用的图形化编程工具,这将有利于工程师将工业技术和知识通过软件进行沉淀,变成产品发挥价值;二是提高软件产品及服务的盈利性,开展软件价值的评估工作,软件产品要能获利,只有获利才是健康市场;三是借鉴互联网软件的成功经验,比如让工业互联网App像App Store那样运作,进行资本化操作,促进工业软件的发展。
智能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工业智能软件则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徐晓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客观上加速了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范式的变革,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软件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难得的窗口期,一方面促进传统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让新动能带动实体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