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二十三封感谢信与二十五面锦旗的背后

2020年05月07日 11:57   来源:兵团日报

  在兵团驻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阿都克阿勒迪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25面锦旗,柜子里保存着23封感谢信,它们的背后,是工作队驻村3年多来为村民办的一件件实事:帮阿依仙姑·库尔班下地干活、为浇水不便的村民小组挖渠、帮卡迪尔·达吾提顺利脱贫、给村民教授种植新技术……

  4月29日,在阿都克阿勒迪村的枣园里,工作队队员和村民正热火朝天地给枣树抹芽,春风拂过枣园,经过打理后的枣树更显精神。

  如今,正是枣树摘心、抹芽的关键时节,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指导村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抹芽工作。摘心、抹芽关系到红枣坐果率和品质,是红枣丰产、村民增收的基础。

  “工作队不仅教我种植新技术,帮我解决枣树病虫害难题,还带着人到地里帮我干活。今年红枣肯定会大丰收的。”看着自家枣地里,工作队队员忙碌的身影,村民阿依仙姑·库尔班感激地说。

  工作队在走访时,了解到阿依仙姑·库尔班家缺少劳动力,马上组织人员帮她一起给枣树抹芽,争取提高今年的红枣产量。

  在阿都克阿勒迪村,春播繁忙的田间地头,村民的家中,帮助村民办理各种手续的办公桌前,到处都能看到工作队队员的身影。

  原先,村里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导致红枣品质不高,卖不上好价钱。为了提升红枣品质,工作队多次邀请四十六团的种植能手到该村田间地头,现场讲授枣树修剪技术、田间管理经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经过科学管理,原本只长枝条不结果的枣树,如今一到秋季,红彤彤的枣儿压弯了枝头,家家地里的红枣个大肉甜品相好。

  原来每公斤4元、5元没人要的红枣,现在每公斤8元,枣商抢着买,平均每亩枣树比之前增收300多元。

  工作队还清理出200多亩荒地,种上了无花果,发展“一村一品”项目。原来长满杂草的盐碱地上,规范化种植的无花果树苗正茁壮成长着,孕育着村民们新的增收希望。

  为准确掌握该村每一位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工作队队员逐户逐人进行走访。

  工作队副队长程良新说:“高质量的入户走访,才能真正深入群众,才能真正听到真话、摸到实情。群众事,无小事。做好群众工作,用心、贴心最重要。”这也一直是该工作队奉行的标准。

  在入户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由于医疗设施缺乏,一些村民患慢性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工作队多方协调,先后两次组织四十六团医疗专家队来村里,为村民免费义诊,共计义诊470余人次,送药价值3.3万余元。

  村民依明·吾守尔说:“工作队把医生请到了家门口,为我年迈的母亲治病送药,减轻了老人的病痛,工作队给我们帮了大忙。”

  村民卡迪尔·达吾提有过开店经历,此前,因为妻子生病花掉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变成村里的贫困户。

  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工作队多次找他谈心,为他垫付了8000元的启动资金,帮助他开起了五金店。如今,五金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月纯收入5000元至6000元,卡迪尔·达吾提一家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真心帮扶,带来的是实打实的成效。2019年11月,阿都克阿勒迪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物质上脱了贫,精神上也不能落下。“少放盐、多吃菜、洗手洗脸晒被子、尊老爱幼帮妻子……”“刷房子、扫院子、吃饭写字在桌上……”走在阿都克阿勒迪村,随处都可以听到小朋友背着这样的村规民约。

  工作队把村规民约整理成顺口溜,通过广播、编排节目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来,引导村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工作队共收到村民感谢信23封,锦旗25面。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却是困扰群众已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逐一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村民深刻感受到“访惠聚”工作队的温暖。(兵团日报记者马雪娇)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