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一诺二十年

2020年05月15日 10:4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武海丽 邹文庆 记者盖有军报道)“奶奶,我又来看您了……”

  4月4日,清明节,在英吉沙县芒申乡喀尔瓦西村西南面的公墓里,58岁的乌麦尔艾力·奥斯曼一边清扫着一块墓地,一边喃喃念叨着。

  他祭拜的是好友王军的奶奶李淑卿。

  王军在克拉玛依市工作,因父亲曾在喀尔瓦西村生活,奶奶去世后就葬在了那里。克拉玛依距喀尔瓦西村近2000公里,每年清明祭扫成了难题。

  20年前,乌麦尔艾力一句“给奶奶上坟的事,以后都交给我”,成了他坚守至今的诺言。

  乌麦尔艾力和王军的情谊,来自两个家庭。

  1978年,王军的父亲王振江在新疆石油管理局泽普石油基地位于英吉沙县的运输处工作,住处与乌麦尔艾力家仅一路之隔。几年的邻里相处,两家人亲如一家。

  王军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和乌麦尔艾力年纪相仿,两人都爱说笑,感情最好。

  1980年秋,王军来到克拉玛依油田上班,一年只能回家探一次亲。

  每次乌麦尔艾力去王军家串门,王军的奶奶都会专门把他叫到里屋,端出一些为他留的好吃的。“看到你就像看到王军,心里就不空了。”奶奶说。

  1982年,奶奶骤然离世。

  王振江难受得吃不下饭,王军赶回家又需要几天时间,乌麦尔艾力骑着自行车,村里、墓地两头跑,终于帮着王家将老人的后事顺利办完。

  1985年,王振江调到泽普县工作。

  搬家那天,乌麦尔艾力一家都来帮忙。当乌麦尔艾力准备把一只枣红色的柜子搬上车时,王振江伸手拦住了:“把它留下来,当个纪念吧。”

  “不行,不行。”乌麦尔艾力连连摆手。他知道这个柜子的来历——1975年,王振江在库车工作。当地一位汉族老木匠手艺很好,不用一颗钉、不用一滴胶,就能做出结结实实的柜子。王振江花了半个月工资,托人买了上好的松木料,请来老木匠打了这个柜子。

  在乌麦尔艾力眼里,这柜子太贵重了。

  王振江假装生气:“我就这样东西拿得出手,你得收下。”

  上世纪80年代,交通并不便利。喀尔瓦西村和泽普县相距近200公里。乌麦尔艾力总是想办法抽时间,每隔几个月就要去王振江家一次。瓜果、羊腿、土鸡……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他从不空手去。

  1996年,王振江搬到阜康市居住。那里距离英吉沙县逾1600公里。

  无法见面的日子,乌麦尔艾力心里很是惦念。买第一部手机时,他最先存下的就是王振江和王军的号码。

  2000年4月4日,乌麦尔艾力陪一位汉族朋友到英吉沙县的一处墓地祭扫。

  “我奶奶也在这里。王军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我要找到奶奶的墓。”往事历历在目,乌麦尔艾力百感交集。

  时隔18年,墓地里立着300多块墓碑,从何找起?

  乌麦尔艾力铁了心,挨个墓碑仔细辨认,终于找到了王军奶奶的名字:李淑卿。

  乌麦尔艾力赶紧去乡里买齐了香烛、干鲜果品等祭扫用品。

  祭拜之后,他拨通了王振江的电话:“王叔叔,我在奶奶的坟上。”

  自从搬到阜康市,每年的清明节就成了王振江的一块心病。他只能朝着母亲坟墓的方向,跪地磕头。“我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王振江哽咽着说。

  乌麦尔艾力许下承诺:“王军他们住得远,给奶奶上坟的事,以后都交给我。”

  除了每年清明节去给奶奶上坟,每年除夕乌麦尔艾力也去。每一次去,他都会把奶奶生前爱吃的食物摆在墓前,他会把家里的变化、村里的变化说给奶奶听。

  2018年8月,王军回到喀尔瓦西村。在乌麦尔艾力家,王军一进门就看到了那个枣红色的柜子。它被放在客厅正中央,底下铺着地毯,顶上盖着绸布,光亮如新。

  今年清明节,乌麦尔艾力照例扫完墓给王军打来电话。电话里,王军感慨地说:“你为奶奶扫墓已经20年了,谢谢你,我的好兄弟。”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