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未成年人涉罪数据平台,重在安全

2020年05月22日 18:5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许晓芳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中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被称作“法官妈妈”,她所从事的少年审判是刑事审判工作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是情、理、法碰撞最为激烈和最为直接的地方。她建议,构建全国未成年人涉罪数据统一平台。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并发生了一些手段残忍的个案,引发了是否需要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这种讨论固然有其现实意义,但在强调“以法示警”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未成年人大多存在心智尚未成熟、处事未必稳重的现实情况。更何况,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仅牵动着一个人,还牵动着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更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伤痛。

  在广州法院5年对350人次未成年罪犯进行的心理测评中,92%的未成年人犯罪成因都与其在中小学期间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存在关联。近六年,56件涉及抢劫、强奸、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中的未成年罪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存在很强的相通性。

  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犯罪发生。而要避免相似的悲剧重复上演,重视总结、摸清病因是必需的。当前,社会并没有全国收容教养及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涉罪的相关数据。构建全国未成年人涉罪数据统一平台并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或许将有利于通过总结分析,理性看待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各种法律条例均强调对未成年人罪犯的信息保护。这样一个收集了全国未成年人涉罪数据的数据统一平台,如果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那将会给这些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因此,确保数据安全可以说是构建数据平台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总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源头上治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课题。因此,要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除了考虑建设数据统一平台之外,更要关注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况。比如及早发现违法犯罪心理不健康苗头,对重点排查对象及其家庭及时提供免费评估疏导帮扶服务,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稳定心理因素。(许晓芳)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