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昆仑之约》2020年演出季启幕

雪域仙境遥相辉映 山水间现视觉盛宴

2020年05月29日 16:07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图为在第五幕天地和鸣中,周穆王一行浩浩荡荡,即将抵达昆仑。

  乌鲁木齐晚报讯  5月28日22时15分,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昆仑之约》2020年演出季在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启幕。

  《昆仑之约》以《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典籍记载为故事蓝本,通过“昆仑之约”“以梦为马”“以诺为车”“以心为轮”“天地和鸣”5幕剧情,将周天子西巡天下,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与西王母昆仑之约的典故呈现在观众面前。

  《昆仑之约》以山顶终年积雪的天山山脉为背景,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县丝绸之路滑雪场东侧山谷,核心区占地9.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舞台区宽200米、纵深150米,建设高度13.2米,观众席设置3511座。

  该剧由乌鲁木齐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品,邀请国内高水准创作团队及疆内优秀青年演员担纲,历时三年倾心打造。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获得者梅帅元担任总导演。全剧各类演职人员近千人,其中群演622人,核心演员15人。演职人员之多、舞台之大、剧情之恢宏,令人震撼。

  整场演出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艺术性地在山水间呈现舞台设计之美,是近年实景演出舞台的又一艺术极致的大手笔。

  图为在第三幕以诺为车中,周穆王一行途经女儿部落。在当地女子的吸引下,兵士只愿醉倒温柔乡。周穆王以黄帝子孙“一诺千金”的大义唤醒兵士们西行的决心,继续前行……

  “全体演职人员配合默契,持续对剧本、舞美进行优化,以呈现最佳演出效果。”乌鲁木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波介绍。

  当日21时,记者看到,观众陆续抵达摆渡车换乘点,依次通过测温、手消等防疫步骤后有序登上摆渡车,摆渡车均采用50%乘坐人数标准。抵达山顶剧场后,现场工作人员再次对观众进行测温,并引导观众有序入场,错位就座。“演出过程中,我们会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体温监测、隔位观剧等措施,确保观众安全。”杨波说。

图为在第五幕天地和鸣中,周穆王经历重重困难,即将与西王母会于昆仑。

  “演出场面恢宏,声光电的运用非常震撼,特别是第四幕中,真火的场景令我眼前一亮。”观众刘晓雅说,之前自己曾观看过《印象刘三姐》《敦煌盛典》等实景剧,这次在家门口夜空下欣赏《昆仑之约》也是非常难忘的经历。

  “未来,力求将《昆仑之约》打造成乌鲁木齐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以《昆仑之约》为‘珠’,将其文化属性作为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文化的核,通过文化整合、生态融合、人文互动,不断提升完善配套服务的标准化、品质化、整合化,让‘到南山旅游看《昆仑之约》’成为乌鲁木齐乃至全疆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文旅经典线路,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朱新荣说。

  图为在第一幕昆仑之约中,周穆王忆起先祖黄帝与西王母之间的“昆仑之约”,于是整顿队伍,准备朝昆仑前进。

  精彩看点

  美丽的天山山脉,连绵千里,常年积雪覆盖。正在上演的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昆仑之约》便以山顶终年积雪的天山山脉为背景,缓缓拉开巨幕——

  舞台效果美轮美奂

  《昆仑之约》剧组使用声、光、电、火、雪等手段打造两万多平方米的宏大实景舞台。

  利用先进的舞台视觉系统构筑了3000多平方米的多媒体“视觉阵列”。

  灯光总设计师胡耀辉介绍,为营造不同空间氛围,他们采用了3000余只LED灯具,其中大的有7000瓦的探照灯,小的有100瓦的LED灯,另外还有电脑摇头灯等,演出中通过灯光和电脑色彩的运用,为观众营造美轮美奂的光影世界。

  其中,剧组为营造冰天雪地的雪景效果,在现场设置了很多雪花机,雪花有时从天而降,有时随风翻飞,配合灯光色彩,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水中的“昆仑之约”构筑物也非常惊艳。这个构筑物由直径16米的水下升降、倾斜装置及160个装饰成玉石的LED程控灯组成。

  舞美道具总设计师毛砚介绍,舞美团队创造出集雪山、断崖、叠水池、悬浮“钟乳石”为主的瑶池世界,再结合舞美的水效、瀑布、烟雾、投影、灯光,最终实现时而温润、时而冷峻、时而光怪陆离的“瑶池仙境”。

  图为在第五幕天地和鸣中,天地终被共赴昆仑之约的诚心感动,以日为金、以月为玉,天地和鸣……

  “宅兹中国”点睛之意

  《昆仑之约》开场:一个高大的酒樽中,流淌出的美酒形成四个大字“宅兹中国”。

  毛砚介绍,这也是整部剧的引子和点睛之意。这个酒樽的原型是现存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何尊”。何尊最高价值在于尊内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

  这个名为“何尊”的酒樽飘出字的场景如何体现呢?

  胡耀辉说,这是用了4台特殊的灯具,然后通过电脑的动态编程控制灯光,营造出这几个字从酒樽里慢慢流出的效果。

  毛砚说:“这个效果表达的是一种胸襟和包容一切、滋润一切的情怀。正是这几个字的提醒,坚定了周穆王为了千年之前的约定,带领众人不远万里赴约。”

  图为在第二幕以梦为马中,在得知周穆王的队伍陷入风神扬起的暴风雪中,西王母派出青鸟无数,以身躯撞响金镈唤醒太阳。风停雪化,人马继续西行。

  深挖《周礼》 道具布景皆考究

  除了大型的舞台背景,每一件小型道具也都凝聚匠心,剧组从服饰到饮宴餐具都进行了考证。

  “在这次的道具设计当中,充分体现了周礼这个概念,因此在前期的创作当中,我们就集中前往故宫博物院、新疆博物馆等相关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挖和考证。”毛砚说,比如在剧情中为了表现代表周代的韶乐,他们结合曾侯乙编钟及其他同时期出土的乐器制作了超大规模的编钟和编磬组,从而凸显出周代的鼎盛和繁荣。

  此外,在《周礼》中对于天子的服饰、餐具等都有详细介绍。

  周代士兵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士兵所穿着的盔甲与携带的兵器各有不同,这在舞台道具制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服装设计上,我们与国内历史学家经过了很多次的讨论和论证,服装的设计上主要应用了日月轮回的概念,日代表周穆王,月代表西王母。”服装设计师秦文宝说,追溯西周时期的服装形制,他们在一些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找到了一些相关文字记载,结合青铜器本身的纹饰,在创作过程当中进行艺术化加工,比如展示周穆王宫廷礼仪的剧情,非常仪式化的服饰基本上使用的是黑、红、金主色调,一方面是史料上的记载,还有一方面是艺术上的处理,他们将这些元素运用到了服装设计中。

图为在第三幕以诺为车中,女儿部落的女子用歌舞吸引周穆王一行。

  现场探营

  637名演员合力打磨文艺精品

  《昆仑之约》演出阵容庞大,共有演员637名,其中群演622名,主要演员15名。5月28日,《昆仑之约》演出前,本报记者探访了部分演职人员。

  331名大学生参与演出

  剧中,不少群众演员都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学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131人,分别饰演了西周士兵随从、西周女子、雪域仙女、小火神等角色。

  排练过程中,这群零基础的学生为了拿捏好角色,下了一番苦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班学生王晨辰在剧中分别饰演了西周女子和小火神两个角色,虽然是群众演员,她也丝毫不懈怠。

  王晨辰饰演的西周女子出现在第一幕,在西周宫殿的高台上轻甩水袖,翩跹曼舞。

  “台阶很窄,宽度不到30厘米,但由于是实景剧,舞台大,这又要求我们的舞蹈动作必须做得很开,很大,才能有表现力。”为了做好这个动作,平时排练结束回到驻地休息,王晨辰都会和同学们加班练习。

图为在第五幕天地和鸣中,周穆王历经重重困难,与西王母终会于昆仑。

  男女主角都是海选产生

  舞台上,周穆王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风范。走下舞台,32岁的扮演者王超是个颇具亲和力的帅气青年。

  如何驾驭帝王角色,王超从形体、台词、神态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功课。全剧中,周穆王有四套服装,其中最轻的10公斤,最重的14公斤。为了撑起华服,模特出身的王超提前数月就给自己制定了健身计划。

  “我们是通过海选产生的。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塑造角色,剧组为我们组织了为期3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搜集大量历史文献了解西周历史,了解人物特点。我也看了很多历史剧片段,不断揣摩角色。”王超回忆。

  图为在第四幕以心为轮中,火神燃火海阻断周穆王去路。险境中,周穆王誓过火海,暴虐的火神亦被折服。

  剧中,站在冰山之巅的西王母一出场就惊艳了全场,谁也想不到饰演这个角色的女孩只有22岁。

  卸妆后的热斯古力·叶克本让人很难把她和舞台上气场强大的西王母联系起来,面容清瘦的她看起来更像个邻家女孩。

  热斯古力·叶克本说,她去年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就参加了《昆仑之约》角色的选拔,才艺表演时,她表演了自己擅长的哈萨克族舞蹈。热斯古力·叶克本说:“得到‘西王母’这个角色后,排练伊始,我的动作总是有些舞蹈化。在剧组老师的指导下,我反复练习,神态、动作等逐渐和剧中人物形象更加吻合。”

  文/记者王畅彤 刘薇 饶俊华 图/记者边兰兰 蒋晓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