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宝贝亮相《如果国宝会说话》你看了吗?

2020年06月18日 09:00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赵梅报道)唐俑“本色出演”市井生活,伏羲女娲也会“眉目传情”……6月16日晚,CCTV-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节目中,新疆入选的两件(组)宝贝“阿斯塔那俑与文书”、“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亮相,引观众热议。记者采访分集导演后,为大家解密新疆宝贝亮相该节目的幕后故事。

  唐俑“本色出演”市井生活

  “某叫郭文智,在大唐西州高昌县当个录事……”跟随阿斯塔那彩绘泥塑文官坐俑的讲述,观众“穿越”到千年前的西州高昌县街头。

  叫卖声此起彼伏,蜀地锦帛、高昌葡萄干、波斯皮裘等,应有尽有。一天,长安来的生意人李三正在闲逛,胡人曹二郎突然截住他的去路,两人没说两句,便厮打了起来。在一群捧着哈密瓜的“吃瓜群众”的八卦中,人们终于明白,原来胡人曹二郎的兄长与李三结伴做生意时,无故失踪了……

  李三和曹二郎的经济纠纷后来被如实记录在《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文书上,当时的纸张匮乏,它们会被裁剪折叠为墓葬中的纸鞋、纸帽或者纸棺,与逝者一同埋入地下,千年后,成为记录高昌市井生活的珍贵文书。

  “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各种人物俑演绎墓葬中出土文书记载的故事,短片创意新颖,内容又生动有趣,拉近了唐俑文书和观众的距离。”乌鲁木齐观众李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平时很喜欢博物馆,展厅中的俑,她看过多遍,“真没想到,它们有那么多故事。”

  “没想到唐代高昌人的市井生活这么惬意!人们遵法守德,生活平静祥和。”网友小水牛在微博中留言。

  伏羲女娲也会“眉目传情”

  伏羲女娲图是当晚节目中最后一件登场的文物宝贝。

  伏羲女娲,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是古人想象中,人类的来处。它原本起源于汉代中原地区,之后,随着戍边和移民者的脚步,这种信仰来到了西域,并在这里裂变出更加多元化的记忆和印象。

  故事从高昌故城开始。这里曾是西汉在吐鲁番设的高昌壁,作为西州和交河郡的中心,它两度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高昌县的居民当年就居住在这里。他们死后相继埋葬在距离这里不远的阿斯塔那古墓。

  从1959年开始,阿斯塔那古墓群相继出土了上百幅风格各不相同的伏羲女娲图,它们或被张挂于墓顶,或覆盖于棺上。短片中伏羲女娲手指的摆动,眼珠的转动,也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原来伏羲女娲也会‘眉目传情’。”网民奔跑的拌面说,会动的伏羲女娲,一下拉近了这幅古代画像和观众们的距离。

  “虽然,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吐鲁番市民王琳说,短片中的这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一直疑惑这副画像背后的含义,这次看了短片,她终于明白了。

  它们是高昌故城记忆碎片

  “来来来,穿上这双驼靴,你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郎君……”片中“高冷”的文物开口说话,语言朴实接地气,颇受观众好评。

  据“阿斯塔那俑与文书”的分集导演车钰介绍,她是在和总导演在新疆博物馆拍摄“立狮宝花纹锦”辅助文物素材时,了解到了它们。“当时,我们在博物馆展厅看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唐俑,向文博专家了解后得知,它们都是来自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一同出土的还有很多极其珍贵的文书。”她说,它们像是唐代西州高昌县的记忆碎片,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冰山一角,“它们就好像生活在另一个时空的唐人”。

  随后,导演们便萌生了策划本集的想法,“如果我们把文书比作剧本,把这些俑视为人物角色,让他们来还原事件,简直就是‘本色出演’。”车钰说。

  “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的分集导演汪喆告诉记者,其实,伏羲女娲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通过伏羲女娲图,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信仰随着迁徙的人们在不同地域之间传播、生根、演变的过程”。

  “新疆的珍贵出土文物非常多,保存现状也相对较好,这是非常难得的,很珍贵。”汪喆说,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痕迹也在文物上得到了印证。(图/视频截图、网络图片)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