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纵横谈】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2020年06月24日 10:2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可心

  ■没有扶不起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以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就等于牵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贫困群众的自身努力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内因,外部帮扶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外因。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揭示了“扶志扶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决定性作用。

  “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性。

  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深刻揭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道理。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勤奋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意识,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主观能动性学说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灵活运用。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没有扶不起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以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就等于牵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

  要办好农村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一是建好村小学和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控辍保学目标。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二是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实现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努力实现就业脱贫;三是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一个不少;四是构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要以党建引领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传帮带作用,规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把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相融互动。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精准实施脱贫“扶志”工程,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志愿、志气、志向“强、硬、壮”起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炼、担当奉献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带动农村党员提振脱贫攻坚志气,强化服务贫困群众的宗旨意识,引领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要调动贫困群众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采取教育引导、观摩学习等方式,让贫困地区农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理念、提振心气,提高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要实现真正脱贫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自身努力奋斗。二是组织农牧民走出去看一看,观摩发展较快的农村现状,让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小康建设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让自身产生追赶先进、脱贫奔小康的主观能动性。

  要树立脱贫典型和致富榜样,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主动意识。从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引路入手,大力宣传推广脱贫致富典型、帮扶先进典型、扶贫模式典型,唤醒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从“要我脱贫”向“会脱贫、要脱贫、敢脱贫、争脱贫”转变,成长为有本领、懂技术、会经营、肯实干的劳动者。让更多贫困群众相信,靠自己双手是能够摘除贫困帽子的,从而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精准把握内外因辩证关系,切实抓好贫困地区扶志扶智工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有效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和返贫的内在因素,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