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脱贫快 “头雁”带

2020年07月02日 11:58   来源:昌吉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王薇报道)打扫卫生、擦拭柜台、整理货架,将当天需要补进的商品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6月29日一大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柳树河子村村民马兵和往常一样,坐着轮椅做完这些事后就开门营业了。

  一缕灿烂的阳光随着推开的门照进这间60平方米的小超市,屋里瞬间亮堂起来。

  马兵年幼时因小儿麻痹症造成残疾,从此离不开轮椅。他和70岁的父亲马富林一起生活,日子拮据,是柳树河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马兵的家紧邻村子主干道,他就开了一家商店增加收入。但由于房屋破旧、货品少,生意一直不好。

  今年3月,在“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马兵的商店焕然一新,墙面也白净了,地面铺上了瓷砖,原满地堆放的货品也整齐地码上了货架。商店变超市,他的生意一下好了起来,月纯收入千余元。

  “来我家后院看看吧!”马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笑容。走进农家院,一片新开辟的小菜园里长出了辣椒幼苗,一旁的环保厕所几乎无异味,平整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时,马兵的父亲进了门,他笑着向记者打招呼说:“我刚去养殖区喂羊,按照技术人员教的饲养方法,羊长得快,抗病能力强。两年前,村委会发给我们的6只扶贫羊已发展到50多只了。”“大家的帮扶让我家摘掉了‘穷帽子’,日子越过越甜了。”马兵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柳树河子村有村民456户12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8人。现在,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支10人组成的党员扶贫小分队对点帮扶。

  今年,柳树河子村以党建为引领,76名党员组成扶贫小分队,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实行一户一策,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帮助贫困户动脑子、想法子、找路子,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摘帽子。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2019年9月,全国劳动模范、全县种粮大户朱家担任柳树河子村党总支书记,柳树河子村成立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一心一意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找致富路子。柳树河子村党总支很快就成为带领大伙致富的“火车头”。村里给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扶贫羊,通过提供养殖技术,确保每户每年收入达到900元;推进“厕所革命”,全村修建环保厕所252座,覆盖率达98%;争取上级资金120余万元,建20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活动室……2019年,柳树河子村人均收入197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扶贫标准基准线。

  柳树河子村党总支书记朱家说,脱贫致富,要靠发展经济。今年,柳树河子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计划建设一个占地200亩的牛羊养殖合作社、一家年产30万吨的芽菜厂和一个1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