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2日 10:3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智能手表、手环、在线教育一体机等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产出——平均每6秒下线一个产品。短短3个月,这里已生产40万个产品。
智能科技企业,为何青睐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这源于产业园立足自身禀赋,既高位起步引入龙头企业,又顺势而为铸链条、强集群,开启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行走在疏勒县,一幅幅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图景令人振奋。
践行新理念 推进产业升级
智能科技企业为什么选择疏勒县?
随着国内智能领域产品的广泛应用,来自深圳的这家智能产品生产企业急需扩大产能,选址建厂。“‘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喀什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智能科技企业总经理焦东裕认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喀什逐渐成为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聚集且辐射中亚和南亚地区的经贸和产业发展高地。
企业的选择,折射出疏勒县发展理念的巨变。
近年来,疏勒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市场、政策以及山东对口援疆等发展优势,紧抓新一轮对口援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推进产业升级。
走进疏勒县产业园区“一区四园”之一的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生产车间规划有序,现代化生产线和便民服务中心、职工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
立足新优势,疏勒县连抱产业“金娃娃”:落户的园区企业涵盖纺织服装、电子组装、医疗器械、灯具制作、工业编织、食品加工等6大类产业项目,解决就业6200余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
这是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落实“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生动写照。
随着园区发展理念的创新,投资商接踵而来。5月25日,疏勒县又迎来17家企业集中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82.87亿元。一个个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落地,持续照亮了疏勒县“招大商、招好商”的名片……
上门送服务 企业活力迸发
整洁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仅半秒钟就从机器口中“吐”出。
“从公司注册到试生产,短短一个月。”落户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的一家医疗用品企业董事长曹刚说。
每天一会商、每周一例会,干部下沉一线,指挥精确到天。这份干事创业的劲头,刷新着项目建设的“疏勒速度”。
变化,源自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党工委以精简环节、时间、费用和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园区发展,一头担着企业未来。”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海岭坦言。
2019年7月,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组建,产业园管委会开展“培训周”“调研月”“作风年”活动,结合企业发展诉求,送上量身定制的“服务包”。先后成立“政策服务”“思想教育”“困难诉求”和“团结关爱”四个职能小组。一方面根据企业定位,提供人才、税收等普惠政策集成,面对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各类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设立、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需要协调帮助的困难,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政府上门送服务,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感到很温暖。”落户园区的一家科技公司董事长肖仕勇说,这得益于园区管委会这个“服务管家”吃透、把准各项优惠政策。
主动靠前,量体裁衣,让企业活力迸发。2019年,疏勒县产业园区实现总产值32.30亿元,同比增长23%;今年1—6月,园区实现总产值23.35亿元,同比增长7.3%。园区稳定就业1.4万余人,其中贫困户2517人。
李海岭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服务包”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工作在园区 生活越来越好
在园区服饰生产车间,机器声此起彼伏,员工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在这里工作,我学会了技术、懂得了管理,还收获了爱情。”25岁的伊力哈木·图尔贡自豪地说。
“我每月工资2700元,爱人2500元,孩子在园区附近学校上学。”39岁的穆太力普·尧力达什激动地说,“这一切都是党的好政策带给我们的。”
穆太力普把自家的5亩耕地流转给大户,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住进园区公寓楼。
每个人都是追梦人,24岁的艾洁尔古丽·艾麦提也不例外。“每月2500元工资,园区还免费提供吃住。我的工资除了日常花销,全部交给父母帮我存起来,将来我要到城里买房成家。”艾洁尔古丽显得信心满满。
疏勒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建设初期,县委和县政府就坚持以员工高质量就业为抓手,高点定位、精准发力,规划办公服务区、居住生活区和生产就业区。目前,9栋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建成4栋职工宿舍楼、13栋职工住宅楼以及职工食堂、洗衣房、礼堂和消防中心、超市、医院、足球场、幼儿园和寄宿制小学等设施。
工作在园区,生活越来越好,那些曾经因为贫困而不敢说的“梦想”,如今都有可能实现了。
为了帮助这些年轻人实现各自的“梦想”,园区管委会组织开展技能、国家通用语言等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如今,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率降低,工资也随之增长,员工们尝到了甜头,“要我学”渐渐变为“我要学”。
“目前第二期6栋职工住宅楼已建成并装修完毕,就业在园区、生活在园区的年轻人,明天生活会更加美好。”李海岭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