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 战贫故事】英吉沙杏农阿卜杜哈力克·托合提:带着“瓷美人”奔富路

2020年07月13日 10:3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热依达报道)7月1日,在英吉沙县15.5万亩杏林里,黄灿灿的英吉沙杏挂满枝头,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英吉沙杏就要成熟上市了。杏农阿卜杜哈力克·托合提和英吉沙县3万多名杏农一样,期待着英吉沙杏能卖出好价钱。

  今年35岁的阿卜杜哈力克家住乌恰镇艾提木恰合热村。“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杏树,以前我家有5亩杏林,林下套种玉米和小麦,不过杏子挣不了多少钱。”阿卜杜哈力克回忆。

  一直以来英吉沙杏盛名在外,却因怕碰撞、保鲜期短,成了娇气的“瓷美人”,导致运输难、销路窄。2014年,又碰上病虫害,很多人开始弃种杏树。“因为它娇气,所以我们很少卖鲜杏,都是制成杏干销售,5亩的杏子我最多只能挣2000元。”阿卜杜哈力克说。

  2017年12月,自治区召开特色林果业南疆工作推进会,启动“百千万培训行动计划”。两个月后,又召开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动员会,重点布局南疆34个县市,优先支持林果产业发展。

  “从那时候开始,村里接二连三地来了好多林果专家,专门给我们进行技术培训,告诉我们怎样科学种植,防治病虫害等。”阿卜杜哈力克说。

  那时的他看到了希望,从村委会了解到,村里有15亩杏园弃种了,他想承包下来,“大家开始关注杏子,而且还有专家指导,我就想着杏子肯定能给我带来不少收入。”阿卜杜哈力克说。就这样,他家的杏园从5亩变成了20亩。

  阿卜杜哈力克告诉记者,2018年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不仅种植的面积扩大了,他还和村里的其他4名杏农成立了合作社。“有了技术指导后品质就会有保障,我们就需要考虑销路了。”

  2018年,对于英吉沙杏来说也是一次华丽升级。那一年,在新疆果业集团、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通力合作下,那个曾经最远只能运到喀什市的英吉沙杏,在气调保鲜、冷链空运等先进技术的全程保障下,第一次走出了大漠、跨越了雪山,被端上千里之外的餐桌。

  “把鲜杏卖到内地那可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实现了。以前杏子成熟了我们都是用杆子胡乱打下来,现在谁舍得,都是戴上手套轻轻摘下来。”阿卜杜哈力克笑着说。

  2019年,阿卜杜哈力克靠着20亩杏林收入2万元。他说,这不仅得益于科学管护提高了杏子的品质,还得益于销售网络的搭建。

  近年来,自治区加大疆内收购网和疆外销售网“两张网”建设。各地政府、涉农企业、合作社都在利用多种途径开拓销售渠道。

  “我们合作社从农户手里收杏子,把品质最好的鲜杏包装后卖给县里的收购企业,他们再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剩下的我们会制成杏干包装后拿到市场上卖。”阿卜杜哈力克说。目前有10名贫困村民在他的合作社里实现了就业。

  现在,阿卜杜哈力克正在和合作社的成员们尝试直播带货。“新鲜的事情都要尝试一下,现在鲜杏的销售不成问题,直播带货可以拉动我们杏干的销售,我相信只要努力,杏子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阿卜杜哈力克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