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4日 09:56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7月13日,喀什金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20岁的努尔·麦麦提站在数控切割机前,熟练地输入产品数据。
新一轮援疆的开启,像努尔一样,一批又一批的受援地青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蓝领,踏上增收致富之路。
“天山青草一茬接一茬地绿,山东省援疆干部人才也是一批接一批地干。”山东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张成伟说,山东援疆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战略,按照“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综合效益”的方向,在人才、产业、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展开,为喀什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项目“引进来” 产品“走出去”
在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恰木古鲁克村的工厂里,23岁的阿提古丽·艾尼正与村里的62名村民熟练地缝制装干果和物料的网袋。
“在这里上班,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了两个多月的阿提古丽,每天能做5000个网袋。她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份。”
今年4月,落户麦盖提县的麦盖提宏春网袋有限公司在恰木古鲁克村新建的工厂招人,抱着试一试心态的阿提古丽与姐妹们来此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这份工作我们很满意。”阿提古丽说。
像麦盖提宏春网袋有限公司这样的援疆企业,在山东省对口援疆的受援地四县还有很多。
为了喀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援疆的招商“一直在路上暴走”,为喀什地区衔来了发展的“橄榄枝”。目前有对接洽谈项目266个,投产项目17个,投资总额4.23亿元;开工项目17个,投资总额16.24亿元;签约落地项目38个,投资总额112.72亿元;意向签约项目13个,考察选址项目4个,在谈项目177个,形成招商项目“落户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梯度发展的良好态势。
除了把好的项目“引进来”外,山东援疆还助力新疆好的产品“走出去”。
6月24日10时,山东省济南市南郊宾馆举办了一场“特卖会”,卖场的主角就是来自新疆的英吉沙杏。一天的活动,现场及线上共签订80余吨英吉沙杏销售订单。
为鼎力支持英吉沙县脱贫摘帽,山东援疆前指结合“大仓东移”工程,开展“消费援疆——助力英吉沙杏展销月活动”。目前,通过“大仓东移”和现场订货会、品鉴展销活动、直播推介等一系列活动已销售鲜杏1000多吨。
“英吉沙杏展销月,已帮扶英吉沙县杏农人均增收1200元。”张成伟说。
如今,“大仓东移”工程的持续实施,已累计推动2.5万余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走进山东,让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为喀什农民增收脱贫带来更多的红利。
“组团式”帮扶为重点领域“造血”
3月,喀什地区肺科医院迎来了11名专家。这些来自山东7家三甲医院的专家,涉及呼吸、结防、肿瘤等10个专业。
任喀什地区肺科医院院长的李冠桢,来自山东省立医院。作为二次援疆的李冠桢,认为单靠技术人员很难带动医院整体发展。所以这次在选派的人才结构上作了调整,11名专家大部分有三甲医院的创建和管理经验,其中还包括3名正高级人才,帮助当地进行三甲医院的创建工作。
今年初,山东省又从知名医院遴选由69名优秀医疗、管理人才组成的团队,对喀什地区受援四县人民医院实施“组团式”帮建,这种既“输血”又“造血”、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组团式”帮扶,已成为山东援疆的一大特色。
山东推进“组团式”教育援建,结合“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200名骨干教师以喀什二中为重点、在受援四县开展“组团式”援疆支教,实施“管理团队”“教学团队”“教研团队”“线上资源共享”等组团模式,有效提升了援建四县中小学教学质量。
“探索形成‘人才援助’‘业务拓展’‘资源整合’组团支援模式,促进了智力帮扶提质增效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山东援疆前指党委副书记、喀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邓泽宇说。喀什二中作为“组团”援建重点单位,201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8.8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下好“硬功夫” 提升“软实力”
在为受援地促脱贫、谋发展下“硬功夫”的同时,山东援疆前指还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山东援疆前指在工作中推进援疆干部人才与贫困户结对结亲全覆盖,加大干部人才挂职及教育培训力度。截至今年初,已有1130余名喀什青少年学生与山东青少年学生开展手拉手结亲活动。20名喀什地区乡镇干部到山东省典型乡镇(街道)跟班学习,有效促进了两地交流。
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开展,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对口援疆新格局已经形成,极大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融洽。
实施文化润疆,促进鲁新两地文化交流。近年来,山东援疆队伍在喀什地区逐步推进国学教育,在受援四县推进国学文化进村进校,17所中小学开设国学书院、国学课堂等,在15个村开展国学下乡活动。
在受援地四县,以宣传孔子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动漫片走进中小学,让孩子们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魅力,增进鲁新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发展,达到了文化润疆的效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山东援疆干部人才与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以崭新的姿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能量,激发现实力量,催化机遇变量,推动受援地大发展,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