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三个网红村 一条奔富路

2020年07月18日 11:48   来源:新疆日报

  编者按

  吉木萨尔的“画家村”、新和的“乐器村”、博乐的“荷花村”……天山南北正涌现出一个个特色网红村,它们通过短视频、图片等走红社交媒体,这些村子的社会关注度对脱贫攻坚有哪些帮助?对它们的成功经验如何学习借鉴?今天,本报记者带您走进3个村子,一起感受奔富路上的乡间力量。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宋雅文 张治立 通讯员齐曼古丽·萨塔尔报道)

  吉木萨尔:美名远播的“画家村”

  “景美、人美,这就是小分子村最大的资源。”新地乡党委书记史岩锋说,“现在提起吉木萨尔县的“画家村”很多人都听说过,小分子村正散发强大的旅游魅力。”

  见到史岩锋时,他正带着乡村干部,实地查看今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把村庄的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把资源亮点放大,让产业兴旺、村庄更美、村民更富,我们正按照这样的想法‘精耕细作’。”他说。

  7月12日,站在村中极目远眺,碧空万里。远处雪山环抱,中间松林密布,近处草地连绵,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典型的山区逆温带气候,造就了小分子村的冬暖夏凉和怡人景色。“天然氧吧”“养生之地”是游客们对这里的美誉。但是,同样是这个村庄,对于村民马生喜来说,却有着前后不同的感受。

  “以前,我曾经想着去外地谋生,因为村里地少,种地挣不上大钱;现在,八抬大轿也抬不走我了,因为村子美了,旅游产业兴旺了,我们也挣上钱了。”马生喜说。

  小分子村文旅产业的兴旺,最早缘于一批画家的到来。

  2014年,知名画家刘燕虹、吴巍华夫妇来小分子村写生时,被小分子村独特的地理风貌、乡土气息深深吸引。在写生期间,画家夫妇与马生喜相识并达成建立画家工作室的共识。由刘燕虹夫妇出资,在马生喜家的宅院内修建160平方米的工作室。由此,小分子村的第一间画家工作室诞生。

  在刘燕虹夫妇的影响下,很多圈内的画友都慕名到小分子村写生创作。渐渐地,小分子村的名号不胫而走,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村”。现在,疆内外很多高校的教授、职业画家及艺术专业学生纷纷慕名而来,小分子村也成了画家圈内很有名气的写生宝地。随着艺术群体的到来,马生喜和妻子张红顺势开起了村上第一家民宿,取名“画友1号”。去年,他们经营民宿收入10多万元。

  抓住机遇,吉木萨尔县因势利导,着力打造村级特色文旅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小分子村先后投入7600多万元,打造形成了艺术创作区、农业观光区、山地景观区和旅游服务生活区4个功能区,全方位发展特色乡村文旅产业。村里新建了石器美术馆、游客集散中心、观景台、画廊步道等设施,对规划区域内的农户庭院,当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一户一方案”,提升和完善村庄整体环境。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出台了奖补政策,吸引艺术家到小分子村建立艺术工作室,形成艺术家集群效应,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过去的羊圈,在艺术家的指导装修下,变成了别具文艺气息的“羊圈酒吧”。4年前,村民马海亮和李文芬夫妇抓住村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在家门口修建了一间占地100平方米的“羊圈酒吧”。如今,这里成了当地热门的旅游打卡地。

  “开酒吧、经营民宿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李文芬说。去年一年,李文芬家旅游业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

  有了文化艺术的根和魂,“画家村”的乡愁更有味道,这也让文化和旅游得以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发展更具“钱”途。因为文旅产业的兴起,小分子村去年人均增收3000元。

  今年,小分子村将打造30个艺术家工作室,让“画家村”变成“艺术家部落”。目前,当地在乌鲁木齐市成立了“画家村”驻乌联络处,还与新疆艺术学院等6家院校签约,建立写生创作基地。

  博乐:“荷花村”里荷花宴

  进入7月,气温逐渐升高,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的荷花进入盛开期。伴随着早晨的阳光,荷花池里一株株荷花盛开,别有一番水乡的韵味。这样的决肯村,被人们称为“荷花村”,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村。

  2017年,决肯村开始试种荷花,但荷花在北疆扎根不容易,真正让荷花成为村子一大亮点的是荷花宴。“荷塘焖肉”“荷塘辣子鸡”“荷叶蒸鸡”“荷叶粉蒸肉”……10多种以荷花为原料的菜肴深受游客的喜爱。

  “去年,我们新建了30余亩荷花池,引进40余个品种荷花,花期一直持续到11月份。除此之外,我们打响了‘荷花村的荷花宴’品牌,研发多道荷花菜品,吸引八方来客。”决肯村党支部书记孙迎春说,游客在这里赏荷花美景、品美食盛宴,闲暇之余在池边垂钓,还可体验采摘,住农家别墅民宿。

  “这里的荷花太美了,荷花宴也太好吃了。”博乐市游客李阳来“荷花村”游玩后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不一会就获得了众多好友的点赞,纷纷询问地址。

  “我们早就在网上看到过‘荷花村’,这次来简直太惊喜了,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尝荷花宴,还可以住特色民宿,能满足我所有需求,真的太棒了。”李阳高兴地说。

  决肯村不光是因为荷花宴而出名,重要的是满足了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求。孙迎春介绍,村民通过宅基地置换和享受建房补贴建起了二层小楼,将退出的土地以入股的方式交给村里统一规划和建设,建起了别具风情的民宿,同时可容纳300余名游客留宿。

  除了荷花宴,决肯村还通过举办“荷花节”“荷之韵”等系列文化旅游节,吸引各地游客。现在,依托网络平台,“荷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荷花村”赏花、品藕成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新和:“乐器村”遇上直播间

  “网友们好!这把都塔尔比较适合爱弹琴的小孩儿在家里练习,只花400元就能买到,在我们生产的6种都塔尔中是最经济实惠的,感兴趣的网友请抓紧时间下单。”7月11日,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天籁嘉音民族手工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播间内,合作社成员吐尔洪·吾斯曼在直播间说。

  最近两周,吐尔洪和同事每天在抖音、好赞、快手3个直播平台上同时直播,粉丝量过万,点赞者更多。“我们村成了网红村,这样直播下去,估计一个月后,每天平均能在网上销售30把乐器,收入会大幅提高。”吐尔洪说。

  今年旅游旺季,来到加依村的游客发现,村里不仅有乐器作坊、博物馆,还有网络直播间。

  在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动力的新和县,加依村每一件乐器迸发的音符,都是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村里有106户村民从事乐器制作,有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还有一个吸纳50余人就业的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依村乐器制作历史悠久,这里传承制作的都塔尔、萨塔尔、弹拨尔等乐器音质优美,乐器制作已成为村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村里的乐器产业发展受到了阻碍,返乡大学生吐尔洪便想到了以直播带货的形式销售乐器,扩大家乡知名度。

  在浙江省丽水市对口援疆项目的帮助下,新和县接连举办电商培训,吐尔洪等几名年轻人参加培训后跃跃欲试。“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帮他们寻找电商合作,布置直播间,他们一边现场弹奏乐器,一边推介销售,吸引的消费者逐渐增多。

  阿克苏地区民政局康宁医院驻加依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彭亮介绍,目前,工作队已与8家电商进行了合作,通过电商平台做强做大乐器品牌,让村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信心更充足、走得更踏实。

  【短评】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

  夏青

  近年来,天山南北有不少乡村因为一段段广泛传播的短视频而走红网络,它们或已经是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或正在被人们列入即将到来的出游计划中。

  网红村这个概念正成为不少村的新名片,当地人对自己村子在民间走红也充满了自豪。旅游业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财富,更带来了发展的勇气和自信。

  如今,乡村游不只限于农家乐一日游,不少人期待着去农户家吃一顿健康、地道的特色饭,更盼望着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或者干脆挑选一个民宿住上一晚,让身心得到放松。网红村正在被人们口口相传推介着,散发着新的品牌效应,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