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家庭账本】务农有新意 致富不停步

2020年08月06日 10:17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加孜拉 · 泥斯拜克报道)7月12日早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清泉村28岁的水稻种植户杨宁,来到他家在村西边的承包田,眼前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这片田里种了200亩常规水稻和50亩有机水稻,看这长势,今年只要销路打开,纯收入能达到十七八万元,一年的辛苦就不算白费。”杨宁穿着雨靴站在水稻田里,一边俯身拔草一边说。

  杨宁一家5口人,妻子和妹妹有工资收入,杨宁就跟着父母务农。听杨宁讲他脑海里的账本,会发现有不少新意。

  2018年,杨宁开始种植有机水稻,效益不错,今后打算继续种植。“种有机水稻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但效益好,所以我愿意种。”杨宁说。

  杨宁算了算,种有机水稻每亩地用150元的有机肥,种常规水稻每亩地则用100元的化肥。另外种有机水稻的拔草工序是“纯手工”,今年50亩有机水稻除草花费7000元,而200亩常规水稻田是非手工除草,费用是1万元。

  但从收益看,杨宁家有机水稻田亩均收成却是常规水稻田的近2倍,一公斤有机大米的价格是常规大米的2倍多。杨宁预计今年有机水稻田能净收7万元,常规水稻田能净收10万元。种这50亩有机水稻田成为他家“小而精”的增收方式。

  在杨宁的心里,务农要有新意,就要舍得新的支出。

  “我家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新设备。前年和去年我们各买了一台北斗导航仪器,一台5万元,现在我家共有3台,我们村只有我家有。”杨宁自豪地说。

  “你家种地也用北斗?”面对记者的好奇,杨宁笑着解答:“不是,不是,是给树挖坑用。”

  原来,2019年杨宁和父亲杨友民承担了给县伊南工业园区一处5000亩林地挖树坑的工作,挣了3万多元。当时为标准化作业,他们新购买了拖拉机和北斗导航仪器。“这笔投资很值得,今年又有人找我们干活,又能挣一笔钱了。”杨宁说。

  从杨宁算的经济账来看,他家在提升务农效益上的投资已经变得“不拘一格”。显然,在农业变得智慧化的今天,农民也在变“潮”。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