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8日 13:31 来源:伊犁日报
这几天,走进巩留县巩留镇牛场片区党工委各社区居民家中,只见鸡鸭成群、牛羊茁壮、蔬菜青翠,安乐祥和的田园生活伴随着增收富民的“小康曲”在一方方庭院中真实演绎。
近年来,巩留镇牛场片区党工委立足农牧民庭院大的优势,通过宣传引导、党员示范带动、项目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助推发展农村庭院养殖、庭院种植,形成了贫困户家家养奶牛、户户养鸡鸭、个个种蔬菜的“微型”产业,在农牧民小庭院里唱响脱贫致富曲,让农户庭院“方寸地”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大舞台”。
庭院鸡“啄”开致富门
8月24日,走进牛场片区党工委农七社区养殖户刘学功家的庭院,只见约500平方米的彩钢鸡舍里,一排排铁网状的鸡笼呈台阶式由低到高整齐地固定在鸡舍四周,笼子里的鸡在固定的空间里觅食、喝水、产蛋。一排排还没有来得及收起的鸡蛋整齐地躺在蛋槽里。
刘学功说,他家现在养殖的蛋鸡有3500余只,平均每天产蛋2000多枚,场部和社区干部一直帮助他销售,每天收入在1500元左右,他家仅养鸡这一项年收入8万多元,庭院蛋鸡成了他家生钱的“金蛋蛋”。
这几年,牛场片区党工委注重在投资小、见效快的家禽养殖上下功夫,通过宣传引导、党员示范带动、项目扶持发放扶贫鸡苗等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扶持贫困户发展庭院家禽养殖业。截至目前,该场已发展庭院养鸡户900余户,养殖鸡、鸭、鹅等家禽10万羽,其中,带动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养鸡500余只,为他们脱贫增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庭院牛“踏”出增收路
牛场片区党工委坚持扶贫扶产业,把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牛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抓手,依托扶贫项目,先后投入55万元,为贫困户发放扶贫牛20头,建设养殖棚圈11座,购买饲料粉碎机7套,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奶牛养殖。
这几天,每天早晨9时左右,农一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吴秀华准时到牛圈里挤牛奶,在留足一家人喝的牛奶后,剩余的由社区干部帮助送到配送点出售。
吴秀华介绍说,前几年,家里给丈夫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成了贫困户,2018年,牛场通过扶贫项目给她家扶持了3头西门塔尔牛,新建了一座40平方米的棚圈,还建起了50米庭院围墙和大门。每年,兽医站技术人员不仅免费为他家的牛防疫,还经常上门传授养牛技术。
通过3年的发展,吴秀华家的新疆褐牛已发展到9头,今年已生产2头牛犊,每天至少产鲜奶30多公斤,每公斤卖4元,一天能挣100多元。在牛场片区,和吴秀华一样,靠庭院养殖奶牛致富的农牧民还有很多。
庭院菜“种”出新希望
针对部分贫困牧民庭院长期闲置、杂草丛生、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年初以来,牛场片区党工委采取宣传引导、干部包联帮扶、党员示范带动、发动群众参与等措施,在全场倡导以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为内容的“三新”生活,开展 “三区”分离,将农户庭院按照居住、养殖、种植三大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围栏分离,并积极引导农户在居住区养花,在种植区种植瓜果蔬菜。这些举措实施以后,不仅美化了庭院环境,还增加了收入,初步形成“户户庭院有果树、家家庭院种蔬菜”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
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聂苏甫汗·吉力卡力达家的庭院,占地1.5亩的院子干净整洁,瓜果飘香。一行行辣子、西红柿、茄子缀满枝头;碧绿的大白菜、青萝卜见缝插针,在一格格方块地里长势良好;墙边的几棵苹果树硕果满枝,让人垂涎。
聂苏甫汗一边采摘辣子,一边高兴地说:“社区干部每年都帮我在院子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不仅美化了环境,一到秋天,各种果蔬吃不完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每年至少能增收1500元。”
今年,该场庭院种植瓜果蔬菜面积达1700多亩,发展庭院牲畜养殖2600头(只),截至目前,实现庭院增收150余万元。(记者王志华 通讯员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