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一带一路”注入“智”力

2020年09月13日 09:22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热依达报道)9月8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结中心场站,一列装满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11点40分发车,这趟列车将开往哈萨克斯坦,从我们这里来往的列车所有信息都在智能场站平台显示。”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凯说。        

  据了解,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智能场站平台是陆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开始建设,经过10个月的前期测试,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        

  记者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智能场站平台的显示大屏上看到,无论是成都到蒂尔堡、武汉到杜伊斯堡、郑州到汉堡的去程班列,还是罗兹到成都、汉堡到郑州、杜伊斯堡到郑州等回程班列,全国中欧、中亚班列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车号、箱号、仓号、货品名称、重量、空余舱位等信息清晰可见。        

  大屏显示,9月4日从徐州北发出的班列,在到达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前有8个空舱,这意味着在乌鲁木齐可以提前组织货源,搭乘这趟顺风车前往汉堡。        

  “自从有了智能场站平台,不同来源的货物都在这集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乌鲁木齐陆港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鸿亮说。        

  据介绍,以前的电子国际联运单都是手写,到一个国家就要翻译成当地的文字,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还不具备金融属性。在智能场站平台上,仓单在境外换单时系统后台就可以自动进行多语种翻译,提高了通关效率,还让陆运铁路仓单具备了金融属性,可以成为抵押凭证,用来向银行贷款。 

  “因为信息整合实现了中欧班列的‘数字化’,为企业订舱、载货及小宗物品‘集拼集运’提供了便捷。借助该平台,海关智能监管实现‘一次开箱、联合查验、分别处置’,监管信息同步传输,口岸监管部门做到‘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班列减少了装卸车和转场次数,通关流程优化、效率明显提升。”乌鲁木齐陆港物联信息公司总经理赵毅说。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承载,一直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力争借助智能场站平台让中欧班列变成到站随时上货卸货,以客运模式发运货物,以高科技、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平台。今后,我们还会连接国内乃至‘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场站,让丝绸之路变得更加畅通,更加‘智慧’。”周凯说。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