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组合拳”提振消费

友好集团四面出击八方突围

2020年09月13日 10:38   来源:新疆日报

  ▶助企纾困一线调研③】

  □连线主持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黑宏伟

  □连线企业代表

  新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管理部部长 韩卫华

  新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乌鲁木齐友好商场,始建于1958年,属老字号国有商业零售企业,也是新疆首家股份制商业零售企业上市公司。自2006年以来,企业以乌鲁木齐市为核心,辐射南北疆,目前已在我区9个城市开设了15家购物中心及百货店、60家友好超市及YO+便利店,经营业态涵盖大众品牌店、一站式综合购物中心、社区百货店、便利店、超市大卖场等多种商业模式,会员总量突破百万。

  今年疫情发生后,新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巨大冲击,受益于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企业积极想办法拓展经营。9月11日,记者采访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管理部部长韩卫华,请她谈谈企业享受到哪些具体帮扶政策、政策产生效果及企业经营发生了哪些变化等。

  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状况?

  韩卫华:疫情的发生,让实体零售业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期”。疫情期间,集团公司百货业态“9城15店”以及超市业态下的独立店、便利店面临暂停营业的困境,这对以实体百货为主营业务的友好集团来说,是史无前例的考验和挑战。打破商业停滞的经营困局,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以实体优势为基础转战线上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是企业急需攻克的难题。

  记者: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企业提供了哪些政策支持和帮助?

  韩卫华: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自治区税务部门连续出台落实困难减免、延期缴纳税款、延长申报期等政策。相关部门也采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等措施。企业享受了社保稳岗补贴、社保减免、银行贷款利率优惠等各项政策,极大缓解了现金流压力。

  自治区商务厅及时出台《进一步应对疫情提振信心促进商业消费指导意见》,支持餐饮、商场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新疆各地相继推出电子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上半年,友好集团配合消费券的发放,积极组织商品资源,4期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记者:面临新情况,企业是如何转变销售方式促进消费的?

  韩卫华:疫情期间,企业迅速调整经营思路,一方面组织员工建立“免费配送志愿者队伍”,以超市业态为经营主体,开展“无接触线上下单全城免费配送”民生保障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快速将经营工作重心转向以社群营销为主的线上销售体系搭建,积极拓展多渠道营销体系,利用多元化的社交平台、简易便捷的小程序软件工具,借势打造客流流量池,“以营促销”探寻新的业绩增长点。

  同时,企业积极调整营销活动节奏,结合政府消费券发放,有针对性地整合品牌资源联动推广,以线上激发线下体验消费行为。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店庆周”“年中庆”等促销活动,不断激发消费潜能,促进了消费回补。

  记者: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企业今后有什么样的考虑?

  韩卫华:通过两次疫情考验,倒逼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和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友好集团也进入了全渠道营销时代。短视频加直播、线上小程序等都已成为销售渠道,商场中的很多导购员变身直播销售员、采买员,通过多途径维系客户。

  无论是线下实体的销售终端服务,还是线上衍生的配套服务,我们都将以顾客需求为核心,从细节体验出发,不断完善日常管理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