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奉献给这片热土”

——十二师五一农场老军垦王公平的故事

2020年09月18日 12:26   来源:兵团日报

  王公平近照。 杨智瑞 摄

  ●杨智瑞 刘波

  9月,柔和的阳光铺满大地。在十二师怡沁园小区常出现这样一位老人,穿着洗得有些泛白的军绿色衬衣、老式皮鞋,胳膊上带着红袖标,见到熟人就会热情地打招呼,遇到陌生人会警惕地问一句“找哪位?”碰到有麻烦的人总是热心地帮忙……

  老人名为王公平,人如其名,他做事公道,为人平和,是社区里的热心人。退休多年,他依然发挥余热、热心地在社区为群众服务,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他说:“我要尽到党员义务,把一生奉献给这片热土。”

  忆往昔峥嵘岁月

  “我是江苏宿迁支边青年,1959年,听从祖国的召唤,告别故乡,踏上西行的列车,投身到建设边疆的洪流中……”在王公平家里,一张泛黄的信纸上这样写道。他捧着信纸,思绪飘回到了60多年前。

  “同志们,这里就是五一农场。看看眼前,这艰苦的条件大家怕不怕?”

  “不怕!”

  1959年7月,从江苏来支边的青年有300多人,一部分被分到了农六师(现六师)芳草湖农场,王公平则被分配到了五一农场。当天,五一农场的荒滩上整齐地停着6辆军用卡车。150余名江苏支边青年下车后,排着方队,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面对满是乱石与杂草的荒滩,坚定地向领导表明决心。

  “高出地面的是乱石、杂草,其他几乎什么都没有。低于地面的,是我们住的地方。”王公平回忆说。

  坎土曼、铁锹,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地窝子、大通铺,是他们的居住条件;窝头、涝坝水,是他们的饮食。

  搞建设就要先拓荒。除杂草、捡石头、割芦苇,一人一根扁担、一把镰刀、两根绳和两个竹筐,石头、杂草堆一起集中处理,芦苇割下来送去生产队再利用。

  “我那时只有15岁,支边青年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超过20岁。都是年轻的娃娃,偶尔有人会想家,常常有人偷偷躲在角落抹眼泪,但是对于当时的工作,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王公平说,虽然都是年轻人,但大多在家里干过农活,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那时,为争抢一面“开荒优胜”的红旗,大家充满干劲,天天刷新战报,“开荒能手”也是层出不穷。

  “农场一个月评比一次先进,一个荣誉称号或者一块肥皂、一条毛巾就是奖品了。”王公平回忆说。

  从1959年,江苏青年来到农场支边,不到10年间,五一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窝子没了,土块房和窑洞成了人们的居所;坑洼难走的路没了,成了一条条宽阔的土路;荒滩没了,一片片皆是麦田。

  “看到农场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变化,我越发感到高兴。”曾经的点滴,王公平记忆犹新。

  王公平在五一农场生活了60多年,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这是一代老军垦的记忆,也是一名老党员的初心。

  事业爱情双丰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966年2月17日,在党旗下宣誓的王公平激动不已。这一天,王公平结束预备期,成了一名正式党员。

  “自1965年后,农场的发展走上了正轨,住房和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证明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证明了党的伟大。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家才能在这片荒滩上创造奇迹。”王公平说。

  1966年年底,五一农场党委认为王公平生活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思想积极上进,便将他调到农场塑料厂当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

  抓安全生产、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党的政策宣传,22岁的王公平将党员的使命记在心间、将党员的职责扛在肩上,脏活累活他主动干,难题重担他主动挑,吃住都在工厂里。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当年工厂年产值高达60余万元。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厂里的效益日渐提高,这使我倍感欣慰。”王公平说,兢兢业业的付出,换来了塑料厂的良性发展,至今提起这事都倍感光荣。

  除了工作上,王公平的家庭生活也是幸福甜蜜的。王公平开始讲述这一生的甜蜜与幸福。

  “恭喜恭喜,祝你们早生贵子。”

  “恭喜你啊小王,祝你们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

  1966年年底,王公平与陆裕美结为夫妻。30平方米的窑洞是他们的婚礼现场和新房;一捧捧玉米花是招待客人的喜糖;两张介绍信是他俩甜蜜爱情的最好证明。

  “1961年,裕美和她哥哥从山东过来支边,当时我在生产队,她在食品加工厂。生产队经常运东西去她们那,一来二去,我们也就慢慢熟了。”王公平幸福地说,他们都是支边青年,共同话题多,有空就在一起聊聊天,产生了好感。

  “和他相处了几年,比较了解他,大伙儿对他的评价都不错,我就答应了。”陆裕美说。

  在那个年代,一牵手就是一生。那时候的爱情,没有花哨的形式和甜言蜜语,却经历了岁月的照拂。50多年风风雨雨,王公平和陆裕美已从青年走到耄耋之年,一路走来,两人之间的爱情早已深入骨髓。

  王公平常说:“此生得此一人,足矣。”

  发挥余热感党恩

  “爸,您身体怎么样了,快回家休息吧,小区有保安,也有巡逻的人员,这里用不到你。”

  “不用担心,累了我自己就回去了,我再到处转转,看看哪里有需要我帮忙的。”

  一次,王公平的大儿子王江中午下班,回到小区里看到王公平在小区内巡逻。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王江劝他回家休息。

  “父亲前两年肺部做过两次手术,医生在出院时专门叮嘱我,出院后,一定不能让老人做剧烈运动。可是父亲太热心了,小区里谁有困难都要去帮忙,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王江说。

  无论儿女怎么劝说,王公平总是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他微笑着说:“成天在家我还真不适应,趁着有时间,身体还能跟得上,我得接着为农场做些什么,不能浪费了党对我这么多年的培养。”

  1999年,王公平和陆裕美双双退休,陆裕美每天洗衣做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王公平却成了没事干的“闲人”,这可急坏了他。

  “场长,农场还有没有岗位需要人的,我还能接着干。”

  “主任,社区里谁家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忙的,我可以搭把手。”

  当时,王公平天天往农场机关和社区办公室跑,一心想为农场多干事、干实事。社区主任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给了王公平一个社区巡逻员的差事,王公平一干就是20年。

  在这20年里,王公平走遍了小区的各个角落,看到绿化带里有垃圾他及时清理;器材设施哪里坏了及时报修;哪辆私家车的车窗没关,他守在车边主动联系车主过来及时关窗;谁家晾晒的衣物掉在地上了帮忙捡起。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大大方便了小区的居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称赞。

  “小区里放置健身器材那块区域的灯坏了,一到晚上,那里什么都看不见,小孩子喜欢去那玩,都是铁家伙,万一磕着碰着多危险。”怡沁园小区居民张建峰说,是王公平老爷子及时给社区反映,找人修好了。

  如今五一农场为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老年舞蹈队,王公平和陆裕美都参与其中,一个打鼓一个跳舞。

  看着现在的美好生活,王公平总是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为人民服务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应尽之责、分内之事。我年纪大了,但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想多为大家做一些事。”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