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 爱新疆】“年轻就该有股拼劲”

2020年09月19日 10:2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魏巍 高有鹏报道)“目测4位轮辋磨耗超过8毫米了,需要更换掉。”于杰说。

  轮轴测量员李智量完轮对后,竖起了大拇指:“工长,真厉害,磨耗8.1毫米。”

  但于杰一点也不含糊,拿塞尺认真测量全车4处旁承间隙,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出了维修方案:“1、3位间隙超过6毫米,2、4位小于3毫米,车体有倾斜,下心盘上平面到下旁承上平面距离超限需调整,同时需要对1、2位转向架正位检测。”

  2012年,于杰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西车辆段乌西修车车间,成为一名车辆钳工。

  起初,他觉得工作很简单——不就是检查外观、测量数据,车辆配件不超范围就不管,超范围就更换。可是,工作不到2个月,就被质检员发现多起漏检漏修。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于杰暗自下定决心,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业务知识。

  为更加熟练地掌握工作内容,于杰利用休息时间自学了《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技术与管理》等专业书籍,刻苦钻研、努力工作,逐渐成了车间青年技术骨干,并成为了车间最年轻的工长。

  作为台车班的工长,于杰除了组织班组生产,还逐岗位进行跟班作业。选轮、配轮、换轮,盯控作业安全,哪里没干过就在哪干,2个月的时间,班组的工作他基本上干了个遍。

  在此期间,他熟悉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多面手”,班组缺员随时可以顶上去。在国铁集团技术比武中,于杰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于杰主动向党支部汇报,把班组的主要工作——“更换轮对作业”作为今年的攻关课题,牵头带领车间党员骨干和班组业务精英开展立项攻关,一方面规范班组作业标准,另一方面作为新人的培养手册。

  “主要是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标准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视化的作业指导书。”于杰与攻关组的组员们探讨时说,“新来的职工拿着这份‘说明书’,就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标准。”

  目前,通过攻关团队的努力,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已全部编写完毕。

  “年轻就该有股拼劲!”于杰说。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几年间,于杰从一名新入职的铁路员工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工长,他这列“青年号”行驶在急速向前的轨道上,一路踏实前行。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