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新疆人】白丽玲:把剪纸艺术带入课堂

2020年09月29日 10:0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于梦冉报道)9月24日下午,在乌鲁木齐市纸艺阁剪纸工作室,白丽玲在电脑前讲授线上剪纸课,作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乌鲁木齐市级非遗传承人徐乃政的第三代弟子,今年32岁的白丽玲一直坚守着初心。

  白丽玲被乌鲁木齐市多所小学聘为剪纸讲师,每周都给孩子们上剪纸课,通过讲、习、练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剪纸,从而对剪纸产生兴趣。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白丽玲自幼和剪纸结缘,她说:“小时候,逢年过节,妈妈就把自己的剪纸贴在家里的墙上或玻璃窗上。家里的每一个女孩子出嫁,嫁妆里都少不了妈妈亲手做的剪纸。剪纸是我童年最美丽的记忆。”

  上学后,白丽玲对书法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靠着钻研与热情,她获得过许多美术类奖项,这为她后来学习剪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白丽玲发现一家剪纸工作室招聘兼职人员,她应聘在工作室兼职,很快就当起了讲师。

  “那时候,我被新疆的3所大学聘为剪纸讲师,给很多留学生上剪纸课,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白丽玲说。

  为了剪纸艺术,白丽玲辞去了工作,师从徐乃政。老师还专门把她送到河北省剪纸基地,学习剪纸的各种表现形式和装裱工艺。白丽玲大部分时间是义务授课和公益参展,收入微薄和过程艰辛让很多人都放弃了,但她从不后悔,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我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担。”白丽玲说。

  “我现在也带了10个徒弟,年头最久的跟着我快8年了,他们都是从小学开始学习剪纸,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白丽玲说,她的学生中有一位聋哑小朋友,她希望用这门技艺让孩子未来能自食其力。

  走进白丽玲的剪纸工作室,桌上摆满了红彤彤的剪纸,剪纸的题材有新疆风光、农民劳作、人物小样等,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充满了灵动生气。

  “一幅小型剪纸作品沉下心来制作大概需要一天时间,大型作品则要3天左右。”白丽玲说,现在的剪纸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运用了很多现代技术,如电脑绘图等,在装裱上也更加讲究。

  疫情期间的抗疫故事激发了白丽玲的创作灵感,她用剪纸作品《同心抗疫》《新疆加油》等向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向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逆行者致敬,用艺术传递力量。

  白丽玲坦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藏,而剪纸艺术,则是在剪刀的“千回百转”中幻化成的载体。将这门技艺精髓传承下去,她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