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10:0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孟凡丽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国宁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立党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立国之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立业之基,三者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固本培元、稳舵定向和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必要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也是我们党深化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为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立党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立国之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立业之基,三者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固本培元、稳舵定向和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作为内容广博、严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上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整套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受住任何历史和时代的严峻考验,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笃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谈到我国做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文化认同基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引领,“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四个伟大”的认同和“四个自信”的增强过程中不断构筑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并为各民族所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就要从心灵深处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自己的情感高地,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主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廓清迷雾、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根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长青之藤。
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基石,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和根植于中国大地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不断总结发展经验和教训中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基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鼓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共克时艰,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应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使新疆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根本思想,也认识到新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正是源于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辛苦付出的结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各族群众形成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决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强烈国家认同;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素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使各民族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文化共同体,形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的深刻认知;要建立针对不同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规划,制定科学全面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的放矢地对新疆各族干部、青少年、社会群体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宣传教育;还要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润疆的社会基础。
三、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支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既是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前提,也是新时代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最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有力支撑。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就要凝聚起新疆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就是加强各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支撑,各民族群众能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由情感自发走向心理自觉、达到行动自信,从而深化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认识,通过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增强同筑中国梦、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共识,形成追梦圆梦的合力。我们要积极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细、做准、做透各项民族工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共忆中华民族发展史、共念党恩、共担新时代使命、共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心理共鸣,在思想上行动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开篇,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源泉。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我们必须始终将此主线入脑、入心、入行,牢牢把握新疆工作总目标,在理想信念教育和生动社会治理实践的具体统一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使各民族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书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