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阜康市上户沟哈萨克族乡黄山村:惠民项目让村民生活大变样

2020年10月27日 09:5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昌吉记者站刘茜报道)“那时吃涝坝水,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说起过去的黄山村,67岁的胡尔曼 · 阿德尔汗直摇头。

  “是呀,土房子一住30多年。现在,搬进了新砖房,家里大货车、小轿车、电动车,啥都有。”60岁的哈马义 · 后尔曼合力话锋一转。

  “今年村里新建了2处健身小游园,修建了新的篮球场。”指着村委会办公室后面的新建楼房,村治保主任沙哈提 · 扎玛特说。

  10月20日,在阜康市上户沟哈萨克族乡黄山村,村民们七嘴八舌向记者诉说着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黄山村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15年全村脱贫摘帽,598名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62元。

  稳就业促增收

  在位于黄山村的阜康市裕惠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村民古力莎娜 · 虎郎熟练地操作机器,加工编织袋。

  能成为一名产业工人,50岁的古力莎娜很高兴。过去她家里负担较重,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要赡养老人,常常入不敷出。2019年,古力莎娜和丈夫到距家仅几百米的扶贫车间上班,两个人一年有5万余元收入,家里生活变了样。

  201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阜康市裕惠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60万元,在黄山村成立了扶贫车间。目前43名员工都是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

  10月20日,在位于黄山村的新疆惠民生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7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订单产品。“车间都是订单生产,这几天赶制的是7000套工装。”车间主任大满古丽 · 赛来介绍说。

  黄山村邻近吐乌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地处甘河子工业园、五彩湾工业园、大黄山矿区中心位置。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邀请市、乡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企业来村里开招聘会,累计转移安置村民就业173人,鼓励20余户牧民创业,从事运输服务、餐饮服务等,扩展增收渠道。

  引项目夯基础

  时间回到2014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访惠聚”工作队进驻黄山村后,该村脱贫工作逐步加速。

  6年来,村“两委”和工作队累计争取道路、给水、牧民定居、电网改造、幼儿园等惠民和扶贫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多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稳稳架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大梁。

  10月20日,记者走进村民马地 · 阿西木汗家,两栋新旧住房形成鲜明对比,小院拾掇得干净明亮,新房子装修得清新雅致。女主人阿山古丽 · 阿德尔汗正在厨房忙碌,房子里飘出抓饭的香味。

  马地家有5口人,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他家仅靠土地流转费和他打零工养家糊口。2019年7月,记者曾到访他家,那时政府帮建的60平方米扶贫房刚盖好,家里的小商店也开起来了,还养了6头牛。时隔一年,说起家里的新变化,马地难掩心中的喜悦:他当了村里的护草员,牛增加到10头,去年家里收入达3万多元。

  记者给他们拍照,马地夫妻俩面对镜头,笑容灿烂。

  办产业谋振兴

  院落里的小菜园,大葱齐刷刷生长着,远处冬麦缀出新叶。说起现在的好日子,31岁的阿依清尔 · 阿哈提眼睛清亮。8年前,她从该乡白杨河村嫁到黄山村,现在家里盖起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养了19头牛、180只羊,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黄山村有草场55万亩,以畜牧养殖为主,但过去存在牲畜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效益一直不高。这几年,工作队协调畜牧业龙头企业,为牧民提供平价良种安格斯、西门塔尔种公牛和生产母牛200头,畜牧良种率提高50%以上。先后组织1200余人次,进行科技养牛现场观摩等技能培训,带领村里80多户养牛户共同致富。

  村里的绣娘刺绣合作社传出“嗒嗒嗒”的机器声,几十名哈萨克族绣娘正忙着制作绣品。合作社负责人阿力那 · 阿瓦斯汗说,2015年3月,依托自治区扶贫项目,她牵头成立了绣娘刺绣专业合作社,购进160台刺绣机,吸纳本村90余名妇女就业。妇女们既学到了手艺,又增加了收入补贴家用。

  对于村子今后的发展,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驻黄山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常元利有着新的打算。他说:“我们村的养殖业将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走‘山区育肥、山下繁育、企业加工’之路,注册‘大黄山’有机牛羊肉品牌,延长牧业产业链。另外,还要挖掘大黄山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常元利说,大黄山汇集了雪山、冰川、河流、森林、草原等多种地貌,曾挖掘出“九龙壁”化石;黄山河两岸有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石堆墓、岩画,还有锅底坑沈家庄子遗址等。如此丰富的资源,应该展示迷人的魅力,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罗晓丽 ]